第二十五章 结拜-第2/3页
赵子重抱着狗儿去院子里等候,不大一会功夫,几个管事出来,向他打招呼后就离去了。他进入书房,崔道述放下笔,起身去洗手,吩咐一个侍女去拿些糕点。
侍女送来点心后就出去了。崔道述关上房门,拿起一块糕点给狗儿吃,然后说道:“你们先休息一段时间,我们好好想想,制定今后的发展规划。到了这个时代,总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赵子重擦去狗儿嘴边的碎屑,“是要好好计划一下,但现在有个事情,我从辽国买回来十几个孩子,刚才我看他们无所事事,就想找人教他们识字、读书,你有没有好建议?”
崔道述想了想:“我把‘三字经’弄出来吧,小的时候背过,还能想起来大部分,缺失的你们多想想,大家补全它。我再找个先生教那些孩子。”
“别找外人了,这孩子的母亲读过书,让她教孩子们吧。她一直照顾着他们,感情深厚,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另外我怕外人看见了‘三字经’,会惹来麻烦。”
“行,就这么办吧。等他们都起来后,大家一起背‘三字经’。”
下午,五人和崔道述齐集书房,开始回想‘三字经’。崔道述执笔,他的毛笔字继承了原先身体主人的水准,写的很不错,繁体字也不在话下。
开头很顺畅,不一会大家就开始苦思冥想,杜大雷抓耳挠腮的蹦来蹦去。大家一句一句的反复争论,结果是鲍里斯想起来的最多。
“老鲍,你可以啊!别看你是俄罗斯人,比我们这些正牌中国人都强。”杜大雷夸赞他。
鲍里斯有些不好意思,“我上大学的时候,中文考试就有‘三字经’的内容,那时我可是背了很长时间。”
魏 宏 业说道:“后面就不背了,到‘梁灭之,国乃改’为止吧,后面就是宋朝了,不能泄露天机啊。”
大家都笑了,崔道述整理好之后,又抄了两份,一份给赵子重,另一份他准备让崔家的工匠刻雕版,然后印成书籍。
魏 宏 业又问:“能不能让木匠做几块黑板,再弄些粉笔?”
“应该没问题,我这就安排。”
众人离开了书房,赵子重找到姜五娘,给她看‘三字经’的书稿。姜五娘认真的看了,感到十分震惊,“赵先生,这是何人所作?真是旷世奇才啊!”
“崔家家主所作,请姜娘子用此书教导孩子们,可否?”
姜五娘满口答应,又反复的看了几遍。赵子重回到住处,见安大郎来了,和四个人在院子里聊天。赵子重坐下,“你们聊什么呢?”
鲍里斯郑重的说道:“我想和大郎学功夫,大家正研究呢。”
安大郎咬了一口梨,“我这是家传的功夫,不能传给外人。你要是和我结拜了,就是我兄弟,不是外人了,我就教你,怎么样啊?”
杜大雷嚷嚷着,“结拜就结拜,我也要学。”
那喆弱弱的问:“算我一个,行不?”
魏 宏 业笑了,“大家肝胆相照,早已是兄弟了,结拜只是个仪式,有没有无所谓的。”
安大郎盯着魏 宏 业说道:“某家不认同先生的看法,结为兄弟是极其庄重严谨的,结拜要敬奉天地鬼神,发下终生誓言,若有违背,天地共弃!”
赵子重拉着他,“大郎,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兄弟间贵在交心,不重视仪式,你不要多心。既然要结拜,大家就一起吧。另外我想带上一人,就是崔家家主,他和我们义气相投,会同意的。”
赵子重找到崔道述,说了结拜的事情,他并无异议。说要挑一个黄道吉日,准备好香烛祭品,就举行仪式。
三天后,九月十二,七人正式结拜。举行了庄重的结拜仪式,大家序了年齿,
赵子重,34岁,老大
魏 宏 业,31岁,老二
那 喆,29岁,老三
杜大雷,28岁,老四
安大郎,28岁,老五
鲍里斯,27岁,老六
崔道述,25岁,老七
仪式过后,大家去崔道述的书房谈话。安大郎率先说道:“众位兄弟,我的身世来历要告诉大家。”
“你说吧,我们对你可好奇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