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史上第一美男(一)-第2/3页
    
    马玉知道自己绝不能坐以待毙!
    现在由于贾谧的突然造访,王浚府上已经乱成一片,这本是非常难得出逃的机会,但是很显然王浚早已料到了这点,对他保护的可谓是非常周全。
    虽然只有一名健卒看着自己,但是马玉看了看身后,这个始终和自己距离保持在三步之内的壮汉,他知道自己要趁早打消“逃”这个字眼。
    司马遹身高七尺,在身边的成年男子之中,算是正常身高,不高也不矮,但是和这壮汉一比,明显就小了一号,此人不仅身高体长更是非常雄壮,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双手指节粗大,手臂比他的小腿还粗,显得非常突出,显然是练过非常雄厚的手上功夫,马玉估计自己在他面前应该是毫无招架之力。
    “壮士高鼻金发、须髯如戟,看样子应该不是中原人士吧?”马玉非常客气的问道。
    这壮汉并不知道马玉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是主人的贵客,因此仍不敢丝毫怠慢,非常客气地回道,“小人先祖乃乌桓人,世居幽州上谷郡①,魏武帝征乌桓后,始由上谷内迁到中原,先祖当年曾跟随武帝征战天下,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乌桓突骑!”
    这乌桓与鲜卑同为东胡族的一支,语言和风俗习惯也基本相同,是中国古代非常古老的民族。
    秦末,东胡为匈奴击破后,部分迁居乌桓山(今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以北)而得名。汉武帝击败匈奴,迁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边塞,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通。东汉魏晋沿置,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巩固边疆,消灭袁绍残余势力,远征乌桓,斩杀盛极一时的乌桓首领蹋顿,降者达二十余万口。曹操将幽州、并州各郡乌桓共万余落徙居中原,精壮随军作战,由是三郡乌桓号为天下名骑。残留故地的乌桓,因其地不久即为鲜卑所占,均与鲜卑融合;内徙者则渐为汉人所同化,也由游牧部落开始发展农业,早已和一般汉人无异。
    壮汉的言语之中,非常自然地流露出自豪之情,马玉也是赞叹和敬仰不已。他连忙追问,“将军,贵姓?”
    “小人姓祁,单名一个弘字!”壮汉回道。
    “祁弘!”马玉忍不住大声惊叹!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人正是后来的当世之名将,是王浚手下第一的武将,是他横行河北的臂膀,号称幽州枪王,八王之乱中曾率领数万突骑,攻破CD王司马颖20多万联军,也曾将石勒打的四处鼠窜、几近崩溃,后中计亡于石勒手下的暗箭,从此王浚如失双臂,势力逐渐衰落下去!
    这样的人才,给王浚真是太浪费了,绝对要收为己用!
    虽然此时尚未显名,如明珠蒙尘。但这个时候承担这样的事情,也足以见得王浚对他非常信任。
    “大人莫非认得我?”看到马玉惊讶的表情,祁弘不解问道。
    “将军大名如雷贯耳,更是枪法如神,一杆铁枪天下无敌手,当世罕见!早闻大名,只恨无缘相见,今日之见,真是三生有幸!”马玉连忙奉承道。
    好听的话人人都爱听,虽然明知道是客道奉承之间,祁弘也非常高兴,脸已经笑成裂成了瓢,声如洪钟回道,“不敢当,大人过奖了!”
    这么高贵身份的人,竟然对自己是如此了解,连东中郎将府中一个名不经传的武将都非常清楚。
    祁弘对马玉的身份越发好奇。只是职业操守使然,他明白双方地位悬殊,除非对方主动提及,自己绝不能主动询问对方的身份。但俩人的关系,却在马屁声中,不知不觉更进了一步。
    “今日外面如此热闹,却让祁兄弟如此冷落,陪我一起躲起来,真是罪过!”马玉又客气道。
    “上命如此,岂敢岂敢!”祁弘客气回道。
    马玉心中却是暗自着急,此人忠心耿耿,看长相就是典型的一根筋,即使是拿出天王老子的身份,以关内侯的承诺诱惑,没有王浚点头,他也绝不会放自己走的,看来只能智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