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被包养的修仙者-第3/5页
“项羽?”
戏言摇头。
“杨玉环?”
“讲过了。”戏言叹口气。
“陆游唐婉,或者崔复的人面桃花?”他想着家伙穿着古装,怕是喜欢古代的故事,便举例了几个。
说书人依旧摇头。
“刘焦?牛郎和孟姜女?算了是虚构的。贾宝玉和霍小玉也是,董永和白素贞也是不行……”他想了良久,这真实的故事还真是不好找啊。
“对了,卓文君和鱼玄机,李清照的故事总该可以吧!”
“嗯!可以的,不过听过了。”
这家伙还真挑,总该茶馆果然是将先来后到的,他估计第一个在这里两故事的人就把所有东西讲完了,让后面的人没故事可将。他也犯难了,要不直接告诉对方自己不行,另找他人?不过这茶馆怎么不一般,万一交好了以后还能那一杯茶水,来日只需故事便可打发不是省了很多钱吗?回到家一定要上网查一查有什么故事可将。
“那个你是gay吗?喜欢现代版浮生六记吗?”
“额!小生不才,平时也喜欢看些书,还有其他的吗?”
“你厉害。”其他的,出来现代的就是古代的,要不要讲点革命先驱?算了再想想,这人会不会喜欢鲁迅还有老舍,但那些故事的确没什么好讲的,国外的倒是有不少,忠犬八公有点烂大街了。
‘你要不要听阿炳的故事?’
“阿宾?你确定?”
“发音错了,跟着我念,bing、bing、bing、bing。”林烟看对方一脸懵逼状,立刻又接着念了一下。
戏言终于反应过来:“没听过,你说吧!”
“阿炳的一生如戏剧般充满情节的跌宕。据说他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只有一张日伪统治无锡时期“良民证”上的标准照。相片里那个带着盲人眼镜,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顶破毡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艰难和沧桑。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乐曲的缘由。这个华清和的私生子,生来就被剥夺了家庭慈爱的权利。当他的生母无奈地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抵抗世俗的歧视,这个孩子性格中一些隐秘的部分已经可见端倪。在外寄养几年的少年回归生父华清和的身边,他的眼光所见之处,也许有更多的是不解的疑惑。从资料中知道,他是叫着“师傅”来到当道士的父亲身旁。华清和自号雪梅,精通各种乐器。阿炳勤学苦练,不久就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此刻阿炳还当自己只是个蒙受好心人照料的孤儿。然而当他长到21岁时,阿炳突然在华清和因病去世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跳过了小泽征尔那段,首先从身世说起,真实的故人要的不仅是故事,还有要被人记住的价值。
不知道这里的人喜欢什么样的故事,不过听之前这个家讲的浮生六记,应该是喜欢了解人家的生活百态。由于修士不能涉入凡尘,便只能通过哪些刚入道的小修士带来的故事了解一些现在的世界变成什么样了。又或者是林烟想错了,这些人听故事并非是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是纯粹喜欢听。
讲了许久,本来不阿炳有限的信息被他添油加醋,加盐加辣椒,良久才说完,差点搞成通宵了。
戏言安静的停,全程一个表情,不过恰当的时候点个头,符合他,应该是听懂了,就不知道满不满意这个故事。按照那个木石的说法,这家的店的老板娘喜欢钱和故事,那么这家伙应该是利用自己收集故事然后去讨好他的上司吧!只是不知道自己这个故事值几个价,能不能换一杯好茶。自从喝了养生茶,他便开始想尝试一下其他茶了。
“这个故事,我没听过,虽然很简单,但我认为大家会喜欢的。”戏言向他点头,拿出一个指南针交给林烟:“这是报酬,跟随指针走,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你即将面临危险,算是帮你一点小小的忙,能否活命,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指南针?他看了看那个东西,上面只有一个指针,是蓝色,看不出任何问题。不过这里的人应该是仙人,给的东西必然不差,便说道:“多谢你了,不知道下次我再带来好故事,能不能给我保命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