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一念填海,生当龙象



    江常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路上,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结伴同行的伙伴们,从一开始的祁妙,到现在的三三和两两。

    江常胜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接了圣帝圣旨,那么便奉旨行事,前往浩瀚南原中那座名为京都的城市,虎国万千臣民面朝东方顶礼膜拜唤为帝都的地方。

    后来在路上,江常胜的想法略有调整,决定不着急前往南原,而是要一个人仔细的看看这大千世界。

    再后来,江常胜做出了改变,想要读万卷书,破万里路。

    江常胜本以为自己的旅途会是无比孤独的,是寂寞的,但是没有想到,却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又一个人,或是萍水相逢,或是点头之交,或是相逢恨晚,有的人,只见过一次面,但已经是人生最后一次相见了,有的人,则是本以为毫无缘分,命运却悄悄系起了线。

    江常胜此时此刻看着坐在马背上的三三和两两,忍不住暗自露出了一个会心的微笑。

    三三一身轻装,坐在盛世的身上,牵着缰绳,干净光滑的额头,一双柳叶般恰到好处的细眉,漆黑的长发扎了起来,轻轻的随着马身的颠簸甩来甩去,小巧的脸蛋之上,是明眸与皓齿,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清丽的脸颊上,是青春的气息,是芳华的味道。

    她的身材不高挑,也不矮小,略微偏瘦,皮肤紧致,虽然只有十五岁的她,早已生长发育的亭亭玉立,一双小鸽子般的胸脯在包裹之中显得十分端正,可就是这种落落的端正,和她那青春的模样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撩人。

    三三的前面,坐着的是两两,两两似乎是因为个子长得太快,太久没有新衣服,所以他的裤子显得短了一截,他的衣服也显得窄了一分,将他整个人的轮廓勾勒的十分棱角分明。

    两两的小脸干净,眸子黝黑,虽然没有那些锦衣玉食的小少爷们的意气或是俊俏模样,但是出生在山野之中的他,身上有一股子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的灵气。

    江常胜很喜欢这对姐弟,因为他们的身上,有一股子气,有一股子劲,是在许多人身上没有的。

    那是一种自然,灵性,一种浑然天成的不惧将来,就像是天地间那悠悠的青草一般,人们走在路上,不起眼的他们很难让人驻足停留,但是一旦细细的品味起来,会发现他们的身上,他们的眼睛,有一种东西,那种东西就像是清晨的叶子上的露珠,清澈透亮,明明白白。

    江常胜见过很多乡下生活的孩子,还有山村里的人儿。

    比如说祁妙,祁妙也是从一个村子里走出来的人儿,三三和两两也是从村里走出来的。

    江常胜见过的许多家庭贫困,生活潦倒的孩子,或是说环境狭隘的孩子们,一般来说,他们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丝自卑,有一丝畏惧。

    他们在看到陌生人的时候,在见到外面的世界时,很多时候,他们眼睛里的那抹自卑,还有胆怯,是难以掩盖的。

    比如说祁妙,祁妙在没有碰到江常胜之前,便是一个胆小的,卑微的人儿,直至碰到了江常胜,祁妙的命运才被改写。

    但是,同样是出身贫瘠,生活平凡,环境狭隘窄小,同样经历过痛苦和磨难之后,三三和两两却比祁妙要多了一分勇敢。

    江常胜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任何自卑,看不到胆怯,看到的,只有两颗心的烂漫。

    师父陈尚山的《生死决》,江常胜还在看第一大篇,尘土篇。

    这本当之无愧的世间第一奇书,不仅剖析世界,讲遍万法,最直击人心的,便是这本书里,写有许多让江常胜心灵激荡的句子。

    这些句子,有的是陈尚山有感而发,有的是他勘破大道而悟,有的,甚至只是当时写书时的发一句牢骚,一句废话。

    但是几乎每句话,都能让人受益匪浅。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江常胜时常咀嚼在嘴边:有的人生来锦衣玉食,有的人生来贫瘠苦寒,有的人一生都痛苦平凡,有的人高高在上指点江山。但是,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是人,从本质上来讲,每个人的自卑,每个人的惶恐,都是一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