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论道、面圣-第3/3页
这两人一个是力施为,甚至调动了很多内气,而另一个则是不紧不慢、气定神闲,差距一眼就看了出来。
在走到一半的路程后,杨宏硕便不再丢人现眼,一边放缓脚步,一边给张鹏飞介绍起了皇宫。
饶是如此,两人的脚程也非常人可比,只花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跨越了重重障碍,来到了直线距离十几里外的未央宫外。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两人到达未央宫外之时,刚好听到不远处的大庆殿内,传出了宦官那尖细中带着一点刺耳的声音。
之后,大庆殿内的那些官员,左右望了望,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
“既然无事,那便散了吧!”嬴稷挥了挥手,在太监的搀扶下,从龙椅上,缓缓起身。
“啪,啪!”
“咚咚”
几声鞭子抽打在地上的声音,以及数次撞钟声过后,皇帝率先离开,百官等皇帝离开后,才各自散去。
太监甩鞭子,抽打地面,以及撞钟,其实都是一种礼仪。
这种礼仪,不光圣元大陆的皇室有,初时位面也有,甩鞭子的礼仪,被称之为鸣鞭。
在初时位面,鸣鞭的仪式早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出现了,最初的鸣鞭仪式主要是由禁宫武士来完成,人数跟甩鞭的次数都没有太高的标准,主要就是为了彰显皇帝的威严,一展皇帝上朝的雄风。
到了清朝的时候,对于鸣鞭的形式则有很规范的要求,甚至对鞭子的材质以及鸣鞭者的身高相貌都有要求。
通常来说,一个朝会中有两次鸣鞭的时候,第一次是在皇帝路过进入大殿上朝时,鸣鞭者需要鸣鞭以提醒文武百官肃静并做好上朝的准备,第二次是皇帝结束朝会准备回宫时,鸣鞭者需要鸣鞭三声以表达对皇帝的尊敬以及展示皇室的威严,这同时也意味着官员们可以开始离开大殿了。
张鹏飞虽然对两个问话完不同的世界,会产生相同的礼仪,而感到好奇,不过正事就在眼前,他倒是没时间去深究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
很多的穿越者,都想要当皇帝,但皇帝真的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
张鹏飞当过摄政王,自然知道古代皇帝的辛苦。
比如说,大赵宫廷位面,张鹏飞那个便宜哥哥,
每天早晨寅正至卯初4到5点就要早起。梳洗完毕后,第一个任务是去长辈处问安。
请安完毕后,卯时至辰初5到7点是上早课、进早膳的时间。皇帝的早课称为“日讲”,每日由选定的大臣主讲儒家经典和资治通鉴等被认为有关国家治乱的典籍。
上完早课,皇帝才可以享用第一餐。
用完了早膳,皇帝就该着手工作了。于是太监鸣钟击鞭,文武百官从等候的朝房鱼贯而入、三呼万岁,皇帝在金銮殿上接收百官叩拜,宣布“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然后对大臣奏上的政事逐一做出裁断。
上朝结束后,皇帝还要和与大学士、学士一起集议处理折本。
那些皇帝觉得要再斟酌考虑而折上一个角的奏本、题本,都会拿到第二天的早朝上讨论。
做完这些,差不多就到11点了,接下来就到了用午餐时间。
午餐过后,如果当年的年景不错,需要皇帝处理的政事比较少,那么皇帝就可以将下午作为休闲时间,如果政事比较多,那还需要加班。
7
Ps:书友们,我是梅花糕儿,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