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万般风险赴古州-第2/3页





    他又顽强地向那块礁石游去。

    他一站到礁石上,一股小小的海风吹来,藤条随着海风飘来了,抚摸着他的头发。

    他突然灵机一动,就算是海神在作弄他,也不如就将计就计,换一个方法,既利用藤条,又利用缝隙,或许可以爬上去。

    他立即伸出左手抓着了藤条,又用右手扣着裂缝,一只脚还伸进了裂缝中去。

    这个方法很好,他能够比较快的在峭壁上爬行了。

    一个时辰后,他终于爬到石崖的顶部。

    悬崖上面,树木葱茏,百鸟啼鸣,一派安详的景象。

    他回过头来,想看到艳美的姑娘和船夫一眼。

    他不看则可,一看就傻了眼了,哪里有什么大海,脚下也没有悬崖峭壁,是一片平缓的山坡,山坡下,是一条小河,小河里的流水,欢快的流向那遥远的东方。

    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啊?

    他搔了搔头皮,觉得是那个姑娘和艄公在考验他。如果这种感觉是对的,那么这两个人,就一定是坤虚山上的人,可能是紫虚孝君的徒弟罢。

    看来,是紫虚孝君派他们在山下,通过了他们的考验,才能够上山,他们不需要意志软弱的人。

    他继续前进,又翻过了三连山,趟过了两条溪,前面一座高山,山半腰就云雾缭绕。

    他看到这山半腰的坡上热闹非凡,放牧牛羊的,耕地种菜的,茂密的树林中,还有不少樵夫在打柴。

    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着山歌,悠扬的山歌,让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看来这些人其乐无穷。

    他快步走到一个牧童身边,彬彬有礼第问询:“这里到坤虚山古州坡,还有多远:”

    牧童笑了:“又有一个痴心人来了,看来,你来得很不容易。这里就是坤虚山的古州坡了。你顺着这条山路,笔直向前走吧。”

    古州坡的入口,修了一扇大牌坊,上面大书“紫虚道观”,四个大字金光闪闪。

    牌坊下站着两个道童,手执白色的马尾拂尘。

    五即子看这两个道童,只不过是十五六岁的样子,个子矮小,面容稚嫩。

    他心中有点看不起他们,但是记住了张南东爸爸和麻曼曼妈妈说的话,出门在外,看到小孩子要喊叔叔,才容易办好事情。

    于是,他也向两个道童掬了一躬:请问,这是古州坡吗?”

    谁知道道童倒看不起他,眼睛翻了一下白,要理不理的。其中一个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没有长眼睛吗,还是一个睁眼瞎,这牌坊上好大的紫虚道观四个字呀。”

    按照五即子的脾气,真想一拳就把他们两个打翻在地。但是他忍住了,还是彬彬有礼地说:“这上面不是紫虚道观四个字呀。”

    “这个就对了,普天下就只有一个紫虚道观,紫虚道观就修建在坤虚山古州坡呀。你不认识字,还问什么?”

    紫虚道观四个字,张五即当然认识,只是,这四个字和藏蓟先生的写法不一样呀。

    哟,他回忆着藏蓟先生的话,他说过,他发明字后,又发明了几种字体,最基本的是象形字,还有隶书等等了,这大概是一种不同的字体罢了。

    于是他又继续开口询问。

    “两位小叔,看到你们小小年纪,就仙风道骨,我当然要好好问一问,我是一个识字的人,这是尊重你们呀。”五即子说。

    五即子这么一说,两个小童子乐了,于是同声问道:“你这位大哥,到紫虚道观来干什么呀?”

    “我来拜紫虚孝君做师傅,我要向他学习法术,学习梅山法术。”

    两个小道童笑了起来:“你这么晚了才来,是来当徒孙子都不行了。紫虚孝君已经有了七十个大徒弟,每个大徒弟带着一百多个小徒弟。小徒弟又带着小小的徒弟。他们都不收徒了。只好让他们的小小徒弟收第四代第五代徒玄孙了。”

    “我来给孝君当徒玄孙,才不干嘞。我回家自己学习去。”五即子听了道童的话,很是懊恼,千辛万苦,走到这里,就只能够当上一个徒玄孙。

    他犹犹豫豫第站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