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错失良机
当日考试结束,几位老师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年长的老师说:“今天叫寒梅的考生我最满意,声音太棒了。”老师们七嘴八舌地说:“才十八岁,歌唱的好还长的漂亮!”
“今天选的这几个考生还都可以,文化课好的话复试差不多都能通过。”
年长的老师说:“寒梅文化课好,还会一门外语,复试没问题。”
”您对这个寒梅可是上心了,把她填报的内容全记下了。哈哈哈……“
下午,寒梅得到明日到省城石家庄参加复试的通知,她被这突如其来的通知给怔住了。她却没有丝毫的高兴,而是眉头紧锁不知所措。
晚上,她睡在旅馆,听着外面汽车的喇叭声,满腹心事怎么也睡不着。她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没有经验,以为复试要等一段时间。她盘算着身上的钱怎么支配也不够。就一百元这两天连吃带住花销开出近一半,她没去过省城,这点钱也不知道是否够来回的路费?时间紧迫回家取钱交通不方便显然来不及。借钱吧?这繁华的大城市没自己认识的人,人生地不熟找谁借?不去参加复试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年的入学机会。她的心里矛盾极了,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难以取舍。想着其他县的考生都由带队老师带着,个别还有家长陪同,个个趾高气扬。而自己连个带队老师都没有,并且参加音乐考试的全县就她一个考生。遇到事情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一种自卑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她整整一晚没合眼。
第二天一早,她收拾好东西带着倦容和疲惫的身体,站在人民旅馆门口无所适从。她不死心努力的想着办法,她在旅馆登记处费了许多口舌,查了一下小景县的旅客,想从中找出自己认识的人,很失望压根就没那里的人住。她安慰自己,考生的年龄限制到二十五岁以下还有机会。她迈着沉重的脚步到汽车站纠结了好一会买了回家的车票。当一只脚踏上车时,她好不甘心回头望了望这座不得不离开的城。身后的人不耐烦地催促到:“上车,上车。”寒梅脚下狠狠一使劲儿上了车,她坐在汽车上感觉头痛眼睛干涩。一路上紧紧抓着前排座背,头贴在前排座背上睡着了。一股黄尘随车身抖动蜿蜒起伏,汽车玻璃披上细细的黄尘已看不到外面,汽车颠跛着逐渐驶向了山路,寒梅迷迷糊糊感觉快要到站了。
下午四点左右汽车到了谢家村站,寒梅下车去好朋友谢兰家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往家里赶。她没力气骑自行车,为自己没能参加复试后悔,她一路抹着眼泪推着自行车晚上才到了家。脚一迈进门槛便把考试的经过前前后后告诉了母亲。她埋怨说:“妈也不给我多带几个钱,搞的我在那儿进退两难,这倒好徒劳往返图个什么呀?”寒梅心里懊悔的好想哭。李佩玉心里也十分后悔一个劲儿自责。最后言不由衷的说:“别再后悔了,你还小有的是机会,明年好好再考吧。”
隔几日寒万年回家了,知道寒梅情况后十分生气,一顿大声斥责:“考试是儿戏吗?你是不是很骄傲的认为能复试很容易,就这么草率的决定了,难道你不明确去考试得目的?……“
寒梅心想很委屈,明明是不得已而为之,父亲却怪自己。她对父亲的批评从来是敢怒不敢言,她十分难过,跑到练声的树林放声大哭……
江晖好长时间没看到寒梅练声了,忽然街上偶遇。他见四下无人注意,紧走几步上前和寒梅打招呼:“寒梅!好长时间没看见你,干么呢?”寒梅微笑着说:“在家复习了。”江晖说:“不能总是学习,该锻炼还得锻炼,劳逸结合嘛?”寒梅眼睛盯着木牌黑白分明“绿茵公社”四个大字,显然是刷过油漆了,墙上的砖也用朱红色刷过,还增添不少标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响应国家的号召,计划生育、利国利民等等,整个公社大院焕然一新,显得生机勃勃。江晖说:“好久没来公社了吧?进去坐坐。”
“不了,我妈在家还等我买红糖做糕了。”
“不年不节的做这么耗时的饭?”
“我过生日,江书记中午来我们家吃饭吧,郝阳也来。”江晖还想说什么,寒梅急匆匆走进副食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