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主场-第2/3页





    好多人看着看着,才发现今年的选手名单,与往年大不相同。往年京城以士兵为主,今年他们已经退到最后一位,僧道跃居第一,学生异军突起。观众中好多都是各州赛的金剑银剑,他们都在台下的某处,看着名单指指点点,一一相面,对号入座,议论纷纷。

    终于都回到主场,太学生们都早早吃完饭,提前赶到击剑馆,换好衣服,选好宝剑,做做热身。孙云一边活动,一边感觉无形的压力从赛台对面的观众中传来,他感觉无数双明亮的眼睛都盯着台子里。这些眼光是以前没有的,因此压力也是今天才出现。孙云打量一下,的确,今天出现了不同服饰的各地青年才俊,有神态自若的,有神情自负的,有神色自卑的,和他们的服饰一样,林林总总,各色各样。

    孙云悄悄对身边李辰等人说:“你们注意没?今天馆里的观众有许多是生面孔,而且感觉各个身手不凡,估计是提前来的各地举子,想探探底子。”李辰说:“不用管他,我们比我们的,看就看呗。”贺拔纬说:“我就是来太学读书了,要不然在老家,也会是州赛的选手,和他们一样,没什么,都差不多。大云,专心比武,别受干扰。”

    比赛时刻快到是时候,这时馆外进来一行人,为首的有三个。第一位正是元子攸、字彦达,年龄不到20,长得风神秀慧,现拜开国公,中书侍郎、城门校尉、兼给事黄门侍郎,长直禁中。他的身份很特殊,为小皇帝的亲信,自然与太后一党疏远,但深受汉族高门的拥戴,因此他进来博士祭酒等人格外热情,额外安排座椅,让他和随行的二位坐好。

    随行的这两个人,祭酒等人也认识,其一是慧育,出家少林寺,现代理昭玄寺都维那。另一位也是都维那,正是中岳庙的观主黄天啸,掌管道家之事。元子攸现在广交各界的名流,因此昭玄寺的高级僧道,自然和他关系走的非常近。

    几人坐好,太学博士以及京城名士都与这三人打了招呼,祭酒专门给他们介绍一下比武的程序和名单。因今日只有十场比试,因此其他三台关闭,只留一号台比武。

    第一场是太学院李辰与净土派惠延比试,俩人都在台下正热身准备着。

    慧育一看便问赵静通:“道兄,这个小娃不是你的师侄么?前段日子在你的观里见过他。”

    赵静通说:“不错正是,太学的六名参赛选手中有四人都是他们师兄弟,女孩儿田俪就是田恒的孙女。我曾亲传他们我的无极剑法和拳法。前几天临近比赛,我又过来指导一下,现在他们都进步不小,这几个孩子也很有资质,尤其这个出场的李辰,在他们之中天赋最高。”

    元子攸一听来了兴致:“大师、道长,看来你们今天没白来啊。赵道长名满江湖,不仅自己中岳庙有弟子晋级,还有记名弟子。慧育大师威震武林,听说少林寺也晋级了不少选手吧?”

    慧育说:“不错,名单上昙相是我的弟子,昙任是僧实师兄弟子,昙洵是僧稠掌门弟子,而灵询则是慧光副统的弟子。一共也是四名,这些弟子中以昙洵最为出色,堪称绝顶天赋。”

    赵静通说:“惭愧,我中岳弟子只晋级一个,这些记名弟子,也不能算作我的名下。”

    子攸说:“赵道长您别客气。哦,对了今年好奇怪,为什么五军的官兵没几个晋级呢?”

    赵静通说:“这不奇怪,因为最近武林各大门派突然涌现出许多少年天才,这些天才最少都是十年一遇的,有个别的甚至是百年一遇,这些孩子剑法出众,招数新奇。相比之下,兵营的剑士只注重速度力量。若都是普通人,兵营的肯定占上风,不过遇到天才少年就完了。”

    元子攸点点头,他现在官拜城门校尉、长直禁中,只是对左卫羽林、右卫虎贲有点影响力,而对领军兵、护军兵、骁骑营和游击营一点也插不上手。李辰等正给可以作为右卫营物色人才,如果他们几个太学生能为自己所用,将来与京城周边禁军抗衡就多份砝码。于是他说道:“两位国师所言极是。这个李辰和他们几个师兄弟,以及太学的贤才,以后我要多关注一点。哦,对了。听大师刚才套路与速度一说,很是新颖,愿闻其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