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包钢法和覆土烧刃-第2/2页





    如果说其它三种名刀的性能是一百分的话,那么大唐横刀就只有打个八十分甚至更低,但横刀对战争的作用,却是其它三种名刀望尘莫及的,最巅峰时,唐军一万两千五百人的野战部队中,可是准备着一万口横刀,可见横刀的产量之大,让人瞠目结舌,虽然大唐帝国国力强盛,但敢于给自己几十万的军队装备如此多的横刀,也可见此种刀造价不是天文数字,而且可以很容易快速批量制造。

    而其余三种名刀的产量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原产于印度,用乌兹钢打造的大马士革刀,从来没有在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中普及过,他们军队的大部分一直使用的是普通镔铁打造的弯刀,而马来亚的克士刀因为打造所需的材料异常稀有,竟然是可遇不可求的陨铁,所以数量更是稀少,在古代爪哇等地的土著王国中,是只有顶级贵族才能佩戴和使用的武器。

    而日本**的产量虽然可能是三种名刀中最多的,但你要让制作周期长达两三年的日本**装备几万甚至数十万的军队完全是强人所难,日本古代军力最鼎盛的时期就应该是他们那被中国人戏称为“村长战争”的战国时代了。

    但虽然中国人称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是村长战争未免有戏言成分,有些因为自大等一些的情绪过于贬低敌人,但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规模的确是不大,当时日本国内最大军阀织田信长最牛逼轰轰时,也不过五万军队,而等丰臣秀吉统一整个日本后,全国的总兵力也不过二三十万,而且这二三十万中,也并非全部是拿着制作精良**的武士,大半都是拿着一把制作简单三间枪的足轻。

    有个传言说,二次大战中日本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被中队和美军缴获的**有十几万把,但那是以讹传讹,缴获的日本刀中大部分不是正统的**,而只是用机器批量打造出来的普通指挥刀,真正精雕细琢,能够传家传世的**只有万余把,有些甚至是日本那些武士家族传了几百年的有名宝刀。

    能够保存几百年,可见日本**的制作精良,但也可以可悲的发现,日本人几百年的积累传承,竟然可能只有几万余把**,所以**也是贵族之兵,也是不可能大规模装备军队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