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构



    一块大画布将舞台隔成前后两部分,在舒缓、悠扬的音乐中,孩子们在李萌萌的带领下翩翩起舞,长长的水袖在空中画出一道道优雅的弧线,展现出华夏传统文化的美丽。

    郝运在幕布后摆了一张桌子,然后开始调配颜料,华夏传统画艺并不是单纯的黑白二色,笔墨丹青,丹是红色,青是绿色,华夏传统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并不输于老外,只不过我们华夏重意,老外们重形而已。

    华夏传统的颜料都是用天然材质制成的,不过郝运也没讲究那些,直接取来了调色板将各种色彩的颜料都调制了出来。然后他又搬出了一个箱子,这箱子里装满了鲁班私人订制的毛笔。

    画画跟写书法不一样,写字的话一根笔从头写到尾一点问题没有,但是画画不行。线条的粗细、墨迹的缓急都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笔来描绘。

    随着音乐的进行,郝运的脑袋里也在不断的构图,他在考虑到底要把什么画面呈现给大家。盛世华夏?锦绣中华?郝运满脑袋都是华夏的自然风光,从江南到塞北最后郝运将脑海中的画面定格--那是一条匍匐在华夏大地的巨龙,那是一条守卫了华夏无数年的雄伟城墙,那是属于华夏的人文奇观,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横跨了祖国东西,郝运要画的就是以这万里长城为主题的锦绣河山!

    郝运脚下踢腿运动第三八拍迅速启动,手里也不含糊,他将一杆像刷子似的毛笔蘸满了墨之后飞身而上,在画布的上方开始落笔。郝运下比奇快,落笔齐稳,刷刷刷几笔一座烽火台便出现在了画布上,郝运继续向旁边挪移,古朴的城墙、关城纷纷跃然于纸上,随着郝运游龙似的笔法,越来越长的长城浮现在眼前。

    长城的主体画完之后,郝运用巧劲将一盆墨汁泼向了画布,他要抓紧时间,所有的构图必须要在十分钟之内完成--因为节目只有十分钟!

    大量墨汁被泼向画布,郝运则用一根没有墨的白毛笔在画布上来回蹭,最开始还没有效果,随着郝运的动作,被泼出去的墨也渐渐化开,在郝运的高超技艺下,这些墨团变成了一座座苍茫巍峨的高山,这些山峦用身躯托住了长城,共同形成了这座盖世奇观。

    由于这些山峦的墨是被郝运用巧劲儿泼上去的,所以这些山脉时隐时现,仿佛被浓雾遮罩一般缥缈无迹。更是由于这种泼墨法,山林的层次感异常的好!

    搞定山脉之后,郝运又开始在山脚下开始刻画人物,一队队长戈林立的守边卫士出现在了画布之上,长城的那一侧则是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自然景观。

    有山有水有人,这幅画基本上算是完成了,不过郝运还是觉得意犹未尽,他又抄起一根毛笔在留白处题了一首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

    一首《侠客行》被郝运写得杀气腾腾,这一次他用的是倚天屠龙笔法,英武十足,霸气侧漏,每一笔都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

    搞定之后郝运满意的拍了拍巴掌,突然他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他画反了!他在画布的后面构图画出来的东西在观众们的眼里是反的,所以郝运的每一笔都需要反着来。最开始郝运只想着如何将画面呈现出来,却忘了站在观众的角度考虑了!

    麻蛋!郝运连忙从画布后面跑到画布前面仔细的观察图案的排列,这才是他应该画出来的东西。

    得亏他大脑记忆能力强悍,要不然哪里能做到反着画画这种逆天之举?这画画的事情交给郝运还真是无比的正确。

    “校长画好啦!”一个小萝卜头突然回头望去,然后对身边的小伙伴道。

    然后大家纷纷停下了动作回头欣赏郝运校长的大作,不过由于是反着来的,大家并未觉得作品有多么震撼人心。郝运哂笑着道:“画反了,大家来这边看!”

    孩子们在李萌萌的带领下走到了大画布到后面,当孩子们看见正常版的长城万里图和那杀气十足的侠客行的时候,立刻感觉到了一股压迫力扑面而来!这画里面有这属于华夏儿女的精神力量,一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