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零章



另外两个天字级护卫一个是王孙满,另外一个则是叫做召招的人。

   召招神出鬼没,据说除了右相和秦王嬴政,便再没人知道召招长什么模样。

   至于王孙满,在才到咸阳宫的时候,历青锋已经见过了,随后的日子里,更是了解了对方拿盛传于天下的剑圣之名,也终于明白之前王孙满那句‘你应该听说过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话说回来,连罗和影密卫都有,影卫军应该等同于影密卫吧?

   这两个玩意儿都有的话,剑圣真的不是叫做盖聂么?!

   这真的不是秦时明月的世界么?!

   奈何,算是即将找遍了整个天衍的资料,历青锋也没能发现有关盖聂或者卫庄的记载。

   摇了摇头,历青锋又迅速埋头于天衍收集的资料之。

   他必须尽快在这些资料里面找到关于荆轲刺秦的蛛丝马迹,毕竟,他目前之所以能成为天衍的主事者,只是因为昌平君如今陷入了一场****,召招不可能为了来处理这些繁琐事务曝光出来,而王孙满又不识字……

   所以,历青锋才能坐在这被命名为天衍阁的地方,肆意的查看整个天衍的资料。

   但,谁知道昌平君陷入的****什么时候结束呢,结束的时候,昌平君要是没事的话,可轮不到历青锋坐在这天衍阁里面了。

   要是昌平君出事了的话,新的右相,大概也不会愿意别人把他给架空的吧?

   所以,历青锋必须要抓紧时间,抓紧时间搜集跟荆轲相关的资料,然后,去帮着荆轲推论刺秦成功的概率,如果概率太大的话,必须得想办法减低荆轲成功的概率,或者,彻底泯灭掉荆轲成功的可能『性』!

   反正,为了完成任务,荆轲必须死,哪怕以前历青锋心里对于历史荆轲的失败,很是惋惜。

   收起心底的复杂情绪,历青锋继续翻看起刻印在竹简面的资料。

   放在后世,这只不过涉及了三百万人的资料,顶多几个g的电子档足以装下这些资料了,算是放在唐宋年间,也顶多是几个书架的纸质书籍而已。

   可这些资料放在先秦这个时代,记录在竹简,即便是将记录的字精简到像发电报一样之后,也有着整整四五千斤的重量。

   据说,秦始皇一天处理的政务约莫一百二十斤,历青锋走马观一般的看了整整三天,也只处理掉了一千来斤……

   果然,在这个年代,读书还是个力气活,因此,书生们也还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所以,这个时代武之间的分别还不大。

   所幸,因为有着两个玄字级的护卫帮忙搬书,历青锋只需要坐在原地,顶多将竹简抱起来放到桌案,否则,看一天的书,恐怕不搬一天的砖轻松,而且还看不了多少。

   摇了摇头,将桌案已经看完的一卷竹简卷起捆好,扔到了一边,又从右手边拿起一捆没看过的竹简,拆开封绳打开。

   缓缓的看过去,第一块竹简,以以篆体写着‘卫国集注’。

   卫国?

   这是个一直到秦始皇死的时候,都还保留着自己国家的国家,此时此刻,自然也还是卫国。

   因此,这面记载的是卫国集注,而不是卫地集注。

   似乎,荆轲是卫国人吧,高语课本有介绍过,荆轲原名卫轲,是卫国人!

   迅速朝着下面看过去,一排排无关紧要的字,被历青锋迅速的略过。

   直到看完了一大半的时候,历青锋才看到了他想看的东西。

   “卫人轲,任侠,疑为墨家子弟,于卫地颇有名望,今岁二月初,杀郡守,潜逃,去向不明!”

   潜逃?!

   去向不明?!

   看到这儿,历青锋慢慢的兴奋起来,奋战三天,他总算找到了关于荆轲的资料。

   至于去向不明?!

   呵呵,不说按照历史书的发展,说在如今东方六国只剩下楚燕齐三个国家还没被灭的情况下,他能去哪儿?

   南方的楚国在五年前被秦国大将王翦给打爆了,连楚王都被弄到咸阳来,变成了如今的昌平君,楚地那些叫嚣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家伙,如今还嫩了点。

   而齐国,自从三十年前开始,便一直闭关锁国,如今更是羸弱的不行,如果按照历史书的记载发展下去的话,齐国在最后会不做丝毫抵抗的选择直接投降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