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验证笔迹-第2/3页





    进城一路追查下去,居然这辆马车出了北门,再也打听不到这辆马车的消息。

    不留在城里而是穿城而过,之后再无消息,说明这是有意为之,就是让追查的人摸不着头脑。

    钟离不再追查,而是折返城里,直奔黄鹤年的府邸。

    到了门口,说明来意,一个门子进去禀报。

    钟离问门口的一个兵丁:“姚子康姚千户还在?”

    那个兵丁说:“已经走了,来了时间不长就走了。”

    钟离在心里嘀咕:他来找黄鹤年什么事儿呢?难道也和这件事情有关?

    不一会儿,出来一个师爷,直接把钟离等人迎进了黄鹤年的书房。

    黄鹤年吩咐下去,准备酒菜,便和钟离密谈,连章县令都被排除在外。钟离看到,章县令的脸上面无表情,看不出失落,这家伙也是个好演员。

    黄鹤年对钟离大倒苦水:“钟大人,瑶山乐至寺的案子是你带头破的,居功至伟。可是,案子破了没几天,有人居然欺诈到我的头上,说……说……嗨……”

    钟离看黄鹤年支支吾吾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是他带着小老婆去求子的事儿,被人给抓住了把柄。

    钟离摆摆手:“黄大人不必难为情,尽管道来。”

    “说我的小夫人去寺内求子,被恶僧欺负,从而得以有了身孕,我就是一只大王八啊。还说,恶僧了空正是因为我的庇护,才隐藏瑶山多年,还说手里有我写给了空的亲笔信……如果,不拿出一千两银子,就揭发我,让我成为笑话。”

    “黄大人带着夫人去求子的事儿我知道,但是当时只有几个人知道,我也严令他们闭嘴,谁敢走漏消息我决不轻饶,这几个人都很可靠,应该不是他们;书信的事儿我不知道,如果是真的,那么搜查乐至寺的差役,肯定有人隐藏了起来,目的很明确,当时就已经准备敲诈大人。”

    “敲诈的信在这里,钟大人请看。”

    黄鹤年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封信来,递给了钟离。

    钟离从信封里往外抽信时,闻到一种奇异的墨香,这种墨香他以前在黄鹤年这里闻过,就是那次调解黄鹤年和姚子康争议的时候。

    钟离展开信,看了看,上面的字体虽然书写并不流畅,依然十分规整有力。

    信中写道:黄大人,乐至寺案已被查明,了空因大人庇护,得以潜藏数年,瑶山县城差点毁于一旦。据查,黄大人带着小夫人所求子嗣,实乃小夫人与恶僧苟合所生。今书信一封,请大人出银一千两,买个平安。十日后,即十五日半夜子时,将银子用大木箱装好密封,丢进城外柳河之内,确保不沉。否则,将让汝身败名裂。

    钟离问黄鹤年:“黄大人,你平日里府衙办公用的墨汁产自何处?”

    黄鹤年一愣,说:“为城北一店铺特制,只供应知府衙门。”

    钟离一笑:“那说明你的府内也有内鬼。”

    “此话怎讲?”

    “黄大人可能用习惯了,对这种墨汁的气味习以为常了,没有察觉这封信的墨汁,和大人府上所用的是一样的气味吗?”

    “呀,钟大人的意思是写这封信的人就在我的府里?”

    “正是,黄大人,再来看这字迹,书写极不自然,显然是改变了平时的书写习惯,但是,即便如此,依然十分规整,虽说字体算不得俊美,但是相当规整,这说明什么?”

    “难道……难道是府里专管文书的人所为?”

    “正是。这信的文辞,也不是一般粗人所为。这字迹你可认识,别看字形,他已经故意变形了,仔细看运笔习惯和笔画的勾连,总有蛛丝马迹。”

    黄鹤年看了看,还是不大确定。

    钟离问:“府里专事文书抄写的几人?把他们平时所写的文书各取一份来,你自己亲自去办。另外,把知府衙门的大门小门关闭,通知下去,任何人不得出入。即刻起,凡是有想出门的一律锁拿。”

    钟离在屋子里喝着茶,黄鹤年自己亲自去拿文书。

    工夫不大,黄鹤年取来了四份文书,钟离对着笔迹,一一验看,看到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到最后一份文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