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合作-第2/3页





    但这个事情牵扯到的东西更多。合神作书吧的项目有哪些、投资额度的多少、设备采购、资金监管、成果分配等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纵然很心动他也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说要开会讨论一下。

    接下来两人又讨论了一些问题,朱子清刚开始还听得津津有味。后面就觉得无聊了。

    艾建阁也是如此。他一个搞文学的有科研经费也落不到他手上,所以对这些话题也不感兴趣。

    两个无聊的男人就坐在一起小声交流起文学上的事情来。

    “《中庸》读的如何了?有没有什么收获?”艾建阁压低声音道。

    “三分之一都没看到,已经感觉获益匪浅。只是有很多地方都读不明白。看的越多,疑惑也就越多。”

    “这证明你读懂了。知道的越多,就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等你把这些问题都搞明白,这部书就算是摸透了。所以别着急,慢慢来。”

    “这个道理我懂。”朱子清点点头,示意没事。

    “我们学校有几个对中庸很有早就的老师,要不要我帮你联系一下?估计他们也很想和你这个年轻的准大师交流的。”艾建阁关切的道。

    “您老真是记仇啊。”朱子清失笑道。

    刚才他借校长的口误戏弄了他们一番,没想到艾建阁这么记仇。在这给他挖坑看笑话。

    读书,其实是很有讲究的。在看原著之前最好不要看什么名家解读注释之类的。哪怕原著生涩难懂读起来很吃力,也要耐着心看完。

    通读过一遍之后多少总会有一些收获,这是属于你自己的独有理解。同样也会产生很多疑问。

    带着这些收获和疑问再去看名家解读注释,就能有一个参照和对此。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部书的内涵。

    反过来说。还没看原著就把名家解读注释什么的看了一遍。看起来很容易就‘吃透’了一部书,省时又省力。其实你懂得的东西都是名家灌输给你的,而不是自己理解的。

    每个人的阅历和学识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就不同。名家解读原著的时候难免会带入自己的认知,其实已经偏离了神作书吧者的原意。而读者再通过名家解读注释去了解这本书,偏离就更远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原著也好,解读注释版也罢。只要能带给他们收获,区别不大。

    但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影响就大了。这么做会受到名家思想的影响,形成知见障,不利于自己的理解。而没有自己的理解,如何做学问。

    他还没把《中庸》看完,对这部书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艾建阁这个提议完全就是挖坑埋他。

    当然,艾建阁这么做并不是真的要害他,而是等他出丑。就算他真同意了。艾建阁也会阻止他这么做。当然一顿嘲笑是少不了的。

    还好,他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也不是白给的。学问涨了多少不说,起码见识涨了一大截。

    说起来这还要感谢高析,订婚仪式上他挖的那个坑可把朱子清吓出了一身冷汗。事后狂补了一通这方面的知识。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嘿嘿……”艾建阁可没有一点阴谋被拆穿的尴尬:“现在的小伙子都猴精猴精的,不好骗了呀。”

    “……”朱子清无语。

    “《论语别裁》讲完了是吧?下个学期准备讲什么你有计划了吗?”玩笑过后,艾建阁谈起了正事。

    “计划是有了。不讲什么新东西,还是围绕《论语别裁》开讲。最近又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我准备把这些整理出来神作书吧为补充。顺便把讲座内容整理出来出版成书籍。”

    “你的思路是对的。原本我还怕你太激进。现在放心了。”

    《论语别裁》大家都没用消化完,在讲新内容也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继续深挖这套理论。使它更加完善。

    “下半个学期的讲座就不能一周一次了。”朱子清说道。论语别裁已经讲完,在一周一次,他都没东西可讲了。

    “嗯,那这样吧,改成不定期的吧。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就临时开。”艾建阁略一思索就给出了解决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