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青州之变
出兵打仗不是一个小事情。派多少兵马?带多少粮饷?谁领军?从哪里进军?何人留守?都要好好商议一番!兵家常道“兵贵神速”所以还是越快越好,幸好够资格议政的人大都在这大殿之上。
刘备便道“国让信中说袁谭领兵來时,孔融正与平原巡视,被袁谭围住,激战数日,不敌被擒,如今青州只有太史慈把守着齐国、田豫把守北海、应绍把守城阳除此三郡别无他地。三地大概有五万兵马。诸位有何良策?”
关羽傲然道“大哥,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袁谭小儿,不足为惧,大哥给我三万兵马,我来做先锋必能将袁谭小儿斩于马下!”张飞也在一旁叫嚷着要做个副先锋。不过德然看到刘备眉头微皱,想来关羽的要求并不合乎他的心意。
刘备心中如何想得?
德然自然明了。袁绍即派袁谭领十几万兵马前来,想来袁刘之间的一场大战是避免不了。如此事关生死的大战刘备肯定是要亲自领军前去的。既然如此,何人留守淮南便是重中之重了!此人必须绝对的忠诚,还要有独挡一面的能力。淮南新附,此时将大军北调,一旦战事胶着不下,刘备大军无力照应后方,江东孙策必定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到那时留守的人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刘备心中关羽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德然可不这样想!
后世中刘备坐拥江山半壁,雄据益州、荆州、汉中等地实力强劲时,曹操也要退避三舍。本是有希望统一中原,再造大汉的。可是关羽恃才傲物,丢了荆州,刘备报仇心切更改联吴伐魏的大计,又被陆逊火烧八百里联营。致使蜀汉一蹶不振。即便妖孽如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没能把蜀汉带出川地!
所以德然那还敢再让关羽把守淮南!忙出班道“主公,关将军勇冠三军,威名远播。使其做先锋必能让敌人闻风丧胆,不战自溃!”不知不觉又拍了关羽一个马屁。
可刘备为难道“可何人留守淮南,以防孙策?”
德然道“臣举荐一人,定能使我等无后顾之忧!”
“哦,贤弟要荐何人?”
“张辽,张文远。”又道“文远不仅武力高强,勇气卓绝更难得的是计略也非常周全。为将必奋勇当先,统帅师旅也能调和众将之间的矛盾。用文远守淮南定能安然无恙!”
关羽也说如此。
刘备乃问道“文远可愿守此城?”
张辽乃从赵云身后转出身来,立于大殿之上,只见这人生的器宇轩昂,好不气派,道“定不负主公所托!”
刘备又问“需要多少兵马?”张辽答“五万兵足矣!”刘备大喜。乃转张辽为合肥太守,宋宪,孙康为其副。
安排好了留守之人,就要确定出征的人马。
乃命关羽为先锋,领兵三万先行救援青州,又命张飞领军五万为后,刘备自领大军十万与德然、陈到居中。前后共计十八万大军往青州浩浩荡荡杀来。
兵者粮为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又命孙乾为征粮官,赵云为押运官。大军于两日后开拔,先锋一日后出发。
刘备下令,众人慨然应诺。便都下去准备了。见众将都退了出去,董承乃拿出一块白娟出来,呈于刘备面前。刘备接过一览,只见上面开头写了六个大字“奉诏讨贼义状”后面又有“车骑将军董承、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西凉刺史马腾”便用询问的眼神看着董承问道“这是?”
董承激动道“这些都是我在朝中联络到的忠义之士。他们都愿奉诏聚义,只待皇叔王师兵临城下,我等便可为皇叔内应!”
刘备也分外高兴“想不到曹贼势力遍布朝野内外,许都却还有如此多的忠义之士,此乃民心所向也!我等必能剿除奸贼,中兴汉室!”说罢提笔于其后写上“骠骑将军,刘备”又将白娟折好,递于董承,董承乃将白娟贴身放入怀中,心中巨石放下,顿时轻松不少。道“老夫此行总算不负陛下所托陛下!我也有脸回去拜见陛下了!”刘备闻听此言却大惊失色道“怎么?国舅还要回许昌去?”
董承却不以为意道“陛下派老夫来是要宣旨慰军,如今事情都办完了,老夫自然要从那来回那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