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流放大唐的孤魂



    天宝四年,河西凉州,除夕夜。

    白雪覆城,华灯初上,街头巷尾皆是迎新的喜庆。凉州城三府,河西节度使府最大,凉王府最悠久,安西大都护府坐拥其间,就在凉州城最热闹的朝煌大街上。

    今夜府门大开,内里却显得格外冷清,除了檐下长龙般的红灯,人影稀少。这会有两个身影出了府门,当先的是一青衣书生,清秀儒雅,而后站在石阶上的是一雍贵公子,俊美如画中神子,朱红常服绣金丝,腰间革带垂金镂节,正抬头仰望乌云遮月的夜空,他正是大唐十八皇子,寿王李瑁。

    不过当下这个李瑁已经不是正主寿王了,这货从一千二百多年后的世界魂穿而来,来现在这个大唐世界已经快一年了,他不仅接受了穿越这件事,接受了寿王这个身份,还接受了历史天字号绿帽王的“殊荣”,因为他正是杨玉环的原配丈夫。

    不过有一点还是挺遗憾的,因为他并没有正主寿王的任何记忆,所以时至今日还不知杨玉环长相那般,毕竟人家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至于他为何身在此地,而不是在繁华的长安,当然还是因为这个杨玉环。唐玄宗有意将她迎入宫,册封为贵妃,但在此之前总要给自己这个倒霉儿子重新赐婚,以显皇恩浩荡,而新王妃人选就在这凉州。

    要说寿王倒霉,不止是王妃被老子抢了,还因为受宠的母妃早薨,以至于让原本离龙椅最近的他一夜间失了势。所以给寿王重新纳王妃不止是一场婚礼,背后还有深远的政治目的,玄宗特地安排了两桩婚事让寿王选,可惜穿越后的李瑁违逆了历史的进程,选择了本不该选的这桩婚事。

    所以,他带着一把刀千里迢迢来到了地处西北的凉州,刀是要送还给凉王府的,准备迎娶的也正是凉王府的郡主。

    可事情并不顺利,凉王收了这把名“赤殇”的刀,却一纸肺腑感言发往长安,特地求玄宗开恩,推迟婚嫁,容独女郡主完成一愿,而玄宗竟然恩准了。

    就这样,李瑁暂居空置的安西大都护府,过起了花天酒地夜夜笙歌的放荡日子,成了凉州乃至整个河西道花魁们的冤家,不仅挥金如土还惹是生非,据说连官家的贵妇也不肯放过,大有拉人一起戴绿帽之势。不过最轰动长安的,还是他酒后在煌仙楼赋的一首好诗,名叫《发客游》,其实就是稍稍改动了李白的《将进酒》,里面的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被无数文人骚客奉为佳话,不知让长安城多少女子恨不得一马入凉,给寿王殿下暖被窝。

    其实这也是李瑁用心良苦,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长安城龙椅上的那位放心,才能偏安一隅过他的大唐人生。

    府里的管事牵来了两匹马,两人上马游过热闹的朝煌大街,因为要守岁,所以除夕与元日同过,整座城将通宵达旦,在一片祥和中歌舞娱乐,而且这里地处西北,歌舞的民风更甚。除此之外,当然还要燃放爆竹,辟鬼去邪,这会街边就已经噼啪作响了,不过不是后世的烟花爆竹,而是将竹节放入火盆,等烧开时里面的空气炸开,带起一蓬火星,算是绚烂。

    “殿下,今夜怎敢去凉王府了,就不怕郡主……”在马上打趣的青衣书生正是寿王府的伴读,李瑁在大唐世界唯一交心的朋友,元真。

    元真正是天宝年间参加钤谋射策科殿试的甲科榜眼,但因为家道中落朝中没有背景,一个文才居然被授了武职,区区正九品下级的执戟,也算是“前寿王”识才,最终成了寿王府的伴读。

    李瑁微微一笑,望着漫天雪花,叹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无家可归的人总是特别想家。”

    元真沉默不语,怕是也思念起了故乡亲友,片刻后忽笑道:“看来殿下早把凉王府当家了。”

    李瑁又是一笑,随后催马前行。

    两人两骑等到了凉王府,发丝和肩头早积满了雪花,而在破旧的凉王府前,魁梧一人正站在雪中,绛红披风下铁甲未卸,身上也是积了不少雪,该是站了许久。

    此人年岁已到中年,方正的脸庞满是胡渣,尽是西北风沙磨砺出的沧桑,可一双深邃眼眸却如夜空中的皓月,他正是凉王府的主人,天宝年间独一无二的异姓王,赤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