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冯谖典故-第4/4页
    
    文博不避诸人,当院拜倒,对周澈说道:“博连日观澈君操练备寇,训练之法实为良策。闻诸里总共只出了数十石米粮,恐不足澈君奖赏里民。家父因令在下取了百石上好精粮,奉给舍中,以供亭部取用。”
    周澈先是莫名其妙,继而约略猜出了文家前倨后恭的缘由,心道:“莫不是因见许阳焚券,所以前来送粮?”将文博扶起,推辞说道,“今日文君主动要去许家助我,我已十分感谢,怎能再收君家米粮?”
    “博虽与君少见,但早慕君之风范。今天君去许家,博鄙陋,不知君能,妄言相助,不及去,君已归来,博实羞惭。请澈君不要再说感谢的话了!澈君操练里民为的是保亭部之安,博家称不上富足,却也稍有余粮,同为本亭人,自该效力。这点心意,万请亭部收下!”
    周澈不满文倓的傲慢,因而第一次不肯收那五十石米粮;眼前文博言辞恳切,如果再不收就不合适了,总得给人家一个改正的机会。何况,文博说的也不错,原先坪北里、安文里凑来的那几十石米粮的确不够眼前所用,他本意再过几天,等到休沐时候,回城中买些来。既然文博这么恳切,那么乐得省些钱财,省些功夫,笑道:“如此,那我便就收下了。”
    见周澈答应收下,文博松了口气,指挥赶车的宾客们动手,把粮食搬下来,与先前剩下的放在一块儿,尽数堆积在后院的一间屋中。
    忙完了,周澈留他吃饭,他怎么肯?婉言谢绝了,一脸轻松地告辞离去。
    韦强笑道:“文家今日送粮,必是因为澈君折服许阳的缘故。”
    庆锋也笑道:“文家的小子向来伶俐,与其父兄不同。今日之事应该是他的主意。”
    听韦强又提起许阳,邢刚“扑通”一声拜倒在地,以头叩地,把地面撞得“咚咚”响,感激涕零地说道:“要非澈君,俺们夫妻必然分离!澈君大恩,刚不知该怎么报答!”
    “你怎么又来了?快起来,快起来!咱们一个亭舍的人,分甚么彼此?我虽助你,实是为我。若被人传出去,你受许家欺凌,我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周澈说的是大实话,但邢刚只当他谦虚,两眼一红,泪都流出来了,哽咽说道:“邢刚家贫,只是一个粗人,没有别的可报答澈君恩德,唯此一身而已!从此以后,小人的命就是澈君的了!”这是他第二次说出这样的话。
    周澈亲手把他搀起,给他抹去眼泪,笑道:“好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要再做这样小儿女的姿态了。来,来,接着下棋!”
    周澈心道:“祸之福所依,福之祸所伏。我当初决定为邢刚出头时,不但没想到事情会解决得这么顺利,而且也没想到解决完了,还会有额外的好处。……,此事虽了,只是‘黄氏盗马’到底是真是假?若是真的,该如何处置?”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