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文家小子-第3/4页





    裴元绍、庆锋、韦强诸人都是亭中老人,周澈才来任职几月,但这些人对他却都执礼甚恭,毫无半点不敬的态度。

    并且,他明显地发现,南凌诸人对待周澈的态度,今天与昨天大有不同。昨天虽然恭敬,带着生疏;今天的恭敬却带着亲热。——他昨天也打听到了,周澈在亭舍中设置酒宴,宴请南凌诸人,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又或者是别的原因?

    窥一斑而见全豹。不管是因为什么,通过南凌等人态度的变化以及裴元绍等人恭谨的表现,至少由此可知,周澈必有服人的手段,换而言之,必有“使人心折”之处。

    至此,文博可以确定,他的父亲绝对做错了。

    因而,他来不及看完第二场比赛,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回到庄中,文博径直去后院找文倓。文倓正在院中看人修缮仓楼。两个徒附爬到楼顶,检查有没有漏水的地方。文倓不顾从楼顶落下的灰尘,仰着头,亲自指挥:“再看看左边!仔细点。一点儿缝隙不能有。这要是没检查好,下雨、雪漏了,唯尔等是问!”

    “父亲。”

    “……,你回来了?不是去看蹴鞠了么?踢完了?……,三狗娃子,不是为父说你,你人也不小了,二十弱冠,不是个孩童了。整天走马斗鸡,博戏蹴鞠。家里是有点底子,但那都是乃翁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你要是生在贫家该怎么办?我也不求你读书上进,家里的活儿你也总是帮点忙!……,好好学学你的大兄,你瞧,他天不亮就领着田奴们下地去了。”

    “三狗娃子”是文博的小名。古时为易子女生长,为父母者多给子女取“贱名”。就是后世电视剧里的“名贱好养活”。

    “阿翁,你前几天对亭部澈君的做法怕是错了!”

    文倓转过头:“什么?”

    “澈君此人,看似和善,孩儿连着观察他了两天,没见他发过一次怒,红过一次脸,但却能得到远近轻侠、豪杰的敬重,其胸腹中必有沟壑山川,不可等闲视之!”

    “你想说什么?”

    “他前几天来,阿翁领他看家中仓楼、兵器、菜园的举动恐怕是不太合适的。”

    “有什么不合适的?”

    “一个能得到豪杰敬重的人,怎么可能忍受侮辱呢?”

    “侮辱?哪里侮辱他了?我家的粮食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么?哪一粒不是乃公辛辛苦苦收获来的?要没有乃公的辛苦,能有你今日的膏粱纨绔,走马蹴鞠,不务正业?‘侮辱’?他来亭中多日,不登我家门,要粮食的时候却来了!将乃公看成什么了?俺不计较他,为照顾亭中乡民,和去年一样愿出五十石米粮,还不行么?‘豪杰敬重’?乡下地方,能有什么豪杰人物?不过一群和你一样不事生产、游手浪荡的无状儿罢了!也配称豪杰二字?”

    文倓啐了一口,斥骂文博:“从明天起不许出门!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待在家里闲着也不行,得给文博找个活儿,瞧见正在修缮的仓楼,文倓指着说道,“先将仓楼补好!”

    “父亲!”

    “滚!”文倓在家中向来说一不二,文博见他恼怒,不敢再劝,只得退走。

    贴身随侍他的大奴说道:“少君,那澈君虽看来不似常人,但您也不至于为此和家主争吵呀!”

    “你懂得什么!”文博忧心忡忡,回到自家的屋中,坐立不安。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不能就这样算了:“且等大兄回来,再细细商量。”

    文博的兄长名唤“文瀚”,是个标准的地主子弟。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略识文字后就成了文倓的左膀右臂,在性格上与文倓比较像,很顾家,每日监督奴婢、徒附,操劳农事,半刻不闲,一直等到晚上,他才回来。文博立刻去找他,说了自己的担忧。

    “那你想怎么办?”

    “只今天一天,澈君就至少发放出了六石米粮。我听说诸里总共凑出了四五十石粮食供操练备寇。一天六石,四五十石不足十天之用。……,为了表示歉意,不如由兄长亲自出面,以此为借口,把些米粮送给亭舍。”

    “送多少合适呢?”

    “今年的收成不错,咱们家的仓楼都堆满了。既然要送,就多送一点,二百石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