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汝南周氏和庐江周氏-第2/3页





    这个家族发展繁衍随后的隋唐安城周氏、临汝周氏、浔阳周氏。

    这个时期,也是汝南周氏最为辉煌的时代。

    各家族世代入仕,多为当时朝廷栋梁。有充足的史籍可以查证。

    周防到周灵起计十三世。

    周纂<72>東吳威遠將軍.子1(敏)

    如果将这周访的祖父周纂说成是周瑜的孙子。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史籍记载:周瑜家族是“舒人”。而记载周纂的孙子周访是“汝南安成人也”

    我们现在依据史籍来比较:

    后汉书卷四十五记载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也。荣子兴,少有名誉。

    兴子景。景长子崇嗣,中子忠。周异。

    周瑜(175-210)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周荣说过其世舒人、家世寒微。就可以知道周荣前辈并不在当时显赫、乃布衣平民。

    周荣之前,史籍无可考!

    从这可以看出来周瑜家族庐江舒人的世代繁衍情况:

    1:周荣、

    2:周兴、

    3:周景(嗣忠异)、

    4:周异、

    5:周瑜、

    6:周胤

    7:周泰、周纂???

    (有人说周纂是周瑜之孙,这是错误的)

    (庐江郡汉置,郡治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

    我们现在看关于周纂的记载:

    历朝各史籍记载: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祖纂,吴威远将军。父敏,左中郎将。

    这里就说得非常明白:周访乃汝南安城人。

    前三代先祖迁徙到寻阳郡(江西省治北,清九江、南康、饶州三府)

    到周访时期,总共才四代人居住在江南。(‘至访四世’就是证明)

    如果

    周瑜家族是舒人、世代居住庐江舒郡。史籍记载都过七代了。

    而周纂是汝南安城周访的祖父。迁徙到浔阳才四代。

    其二不对:

    周瑜一家,自周荣开始至周泰时期,

    史籍记载就已经有七代人在庐江居住了。

    而且,史籍称呼其是“庐江舒人”。

    根本就没有提及汝南周氏。所以,周瑜家族决非汝南家族。

    汝南安城周访的祖父吴威远将军周纂,根本就不是周瑜的孙辈人。

    这周纂与周瑜是不同的两个家族之人。

    周敏<73>(240-301)晉左中郎將.子1(訪)《晉朝》

    周訪<74>(259-320)字士達,晉征西將軍,封尋陽侯。汝南人

    初,陶侃微時,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

    遇一老父,謂曰:

    “前崗見一牛眠山汙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

    又指一山雲:“此亦其次,當世出二千石。”言訖不見。

    侃尋牛得之,因葬其處,以所指別山與訪。

    訪父死,葬焉,果爲刺史。自訪以下,

    三世爲益州四十一年,如其所言雲子2(撫、光)

    周撫<75>(287-365)晉元帝年鎮西將軍.

    子1(楚)字:道和.谥曰襄.強毅有父風,而將禦不及.

    升平中,進鎮西將軍。在州三十余年,興甯三年卒

    賜爵曲江男,卒官。子仲孫

    周仲孫興甯初督甯州軍事、振武將軍、甯州刺史。

    周楚<76>(323-371)晉梁益諸軍都督.

    子1(瓊)字:元孫.谥曰定。起家參征西軍事。

    從父入蜀,拜鷹揚將軍、犍爲太守。

    父卒,以楚監梁、益二州、假節,襲爵建城公

    周瓊<77>(352-399)晉建武將軍.子1(虓)。勁烈有將略,曆數郡,

    爲梁州刺史、建武將軍,領西戎校尉。

    周虓<78>(381-418)晉龍鑲將軍.子1(興)字:孟威.

    少有節操。州召爲祭酒,後曆位至西夷校尉,領梓潼太守。

    孝武帝诏曰:

    “虓厲志貞亮,無愧古烈。未及拔身,奄隕厥命。

    甄表義節,國之典也。贈龍骧將軍、益州刺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