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第2/4页





    又抽调了两曲去了郏,一曲留在襄城,又辎重营三四百,这是千人。因李瓒的功劳,得到了五百襄城子弟的补充,又选出了五百余可用的黄巾死士,再除掉之前打襄城县时数十伤亡,也就是说周澈准备带着南下的人马依然是五千上下。

    这五千上下的人马分两批出城。

    就像他对李瓒说的,第一批一千人,由他亲带,午时出城。第二批四千人,由荀攸和王慧率领,到了晚上再夜渡汝水。这是为了能更好地使用诱敌伏兵之计。如果同时出城就不好伏兵了,而分批出城,可以给黄巾军一个错觉,或许会错认为周澈带的这支人马是来探视黄巾军攻打父城情况的。

    按照计划,周澈带的一千人渡河南下后会沿河缓行。荀攸、王慧带的这四千人夜渡后则向西北急行,去父城西北边的山中埋伏。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周澈带的这一千人就是一个“诱饵”,用来诱敌上当中计的。

    襄城紧挨汝水,出城向南不远就有一个渡口,但不能从此处渡河,因为这里是波才派出巡弋汝水南岸的那一支人马的重点监视地带。汝水虽不太宽,也是河,万一在渡河时被黄巾兵卒攻之,就是“半渡而被击”,兵家之忌。因而,出了城后,周澈先沿河向上,朝着郏县的方向行出一二十里后,才选了一段狭窄的河段渡水。

    三月春天,河水未涨,不是很深,可以骑马而过。

    周澈先遣周仓率数十骑过河到对面警戒,接着一千人次第过河。

    这一千人是三个曲。一个江伟曲,一个方悦曲,一个亲卫陷阵曲。

    江伟曲第一个渡过了河,渡过水后马上散开,配合骑兵警戒。有了这一曲步卒,再加上周仓等骑,就不用再担忧黄巾军来攻了。

    在江伟曲的士卒渡河时,周澈一直担着心,等他们渡过河后,放松下来。

    渡河后,一个亲兵策骑从在他的马后,说道:“主公贼兵到底不会用兵。要换了我,这汝水南岸必是要看得严严实实的,哪里会给敌人渡水的机会?”

    周澈笑道:“知易行难,纸上谈兵易,做起来难。汝水西入我郡,东流出,长数百里,贼兵只有两千来人在看此水,又哪里看得过来?”

    用了半个时辰,一千人渡河完毕。期间,在渡过了一大半人马时,有一股巡弋的黄巾军兵卒发现了他们,但这股黄巾兵卒人数不多,只有一二十人,被周仓等骑追杀了一阵,就全部杀死了。过河之后,周澈散出探马打探敌情,慢慢沿河西北行。前行数里,又遇到了两股黄巾军的巡逻队伍,人数也都不多,各只一二十人,轻而易举地就将之分别灭了。这时,已到申时末了。

    周澈离开河岸,在官道边的田野中选了处背临一座小丘陵的空地做为暂时驻扎之所,令将士们席地而坐稍作休息,同时吃点随行携带的干粮。此次千人从他过河南下,而前方则是数万黄巾军,周澈不知士气如何,乃按行诸曲。

    他行完三个曲,发现士卒们虽然有惶恐的,但整体来说还不错。

    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周澈刚带着他们大胜一场,正士气高昂,其二,周澈及时行赏,也激励了士气,其三,这次南下是周澈亲自带着他们来的,周澈是主将,名族子弟,度辽将军,性命比他们宝贵多了,若是必死,他可能会亲自带队先行么?故此,士气还算不错。

    行完曲,周澈叫来周仓,对他说道:“现在咱们等同是在敌境,不可不谨慎。你带上几骑去那边的高地,细细观察远近情况,若有贼兵经过或者来到,你可打旗示警。”令亲兵从随行所带的一些轻便辎重中取出数面旗帜。这些旗帜的颜色各不相同,有青、有赤、有黄、有黑。这几个颜色都比较鲜亮,即使在远处也能轻易地分辨看出。

    他把这几面旗帜交给周仓,接着对他说道:“当有贼兵经过或来到时,如果贼兵的人数在二百以下,你打青旗;如果贼兵的人数在二百以上五百以下,你打黑旗;如果贼兵的人数在五百以上一千以下,你打黄旗;如果贼兵的人数在一千以上,你打赤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