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第3/4页
    
    郏县襄城县皆在汝水的北岸,已被黄巾军攻陷,现於波才的手中。
    太守说道:“嗯。”
    “依照这几天的军报,波才贼兵之主力现就在这两县之间。”
    “不错。”
    “颍汝两水之间,最宽处约八十里,最窄处不到五十里。这个最窄的地方。”周澈指了指颍水北岸的颍阳,又指了指汝水北岸的襄城县,继续说道,“就在颍阳和襄城两县之间,从颍阳出发到襄城只有四十里。”
    他膝行退后了一点,伏拜说道:“明日开拔后,某就打算先去颍阳。”
    “去颍阳?”
    “正是。如某先前所述,从颍阳出发到襄城只有四十里。有我这五千部曲在颍阳,对波才而言就是如芒在背。可以料想,他肯定不会对我部不管不顾,很有可能会遣军北上,寻找机会,与我部决战。这样,也就等同救了郡南五县之危。”
    “寻机与你部决战……皓粼,这样做会不会使颍阳陷入危险?”
    太守言外之意,是在问周澈波才会不会倾巢北上,包围颍阳?
    周澈答道:“波才如果真的围困颍阳,那可就太好了!”
    “此话怎讲?”
    “颍阳在颍水北岸,波才若要围我,就必须要渡过颍水。古之有半渡而击,今我部亦可学之。此其一。其二,阳翟距颍阳不足五十里,当波才北渡颍水围我颍阳之时,阳翟可趁机出兵,或击其后,或猛攻其侧翼。当其时也,波才必进退失据。”
    太守点了点头,又问道:“波才若北围颍阳固可如此,但如果他不管你部,一意南下呢?”
    “如果他不管我部,一意南下,那么我部就可以衔尾而击之扰之。”
    “郏襄城两县现陷入贼手,波才十万众大可分兵,若他在南下之前先留两支兵马屯於此两县,以阻你尾随追击,如何是好?”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部有两种选择。”
    “哪两种选择?”
    “波才叛贼,新得两县不久,县中必有忠义之士可为我内应,我部可趁机择郏襄城两县之一而攻取之。”
    “若攻之不下呢?”
    “汝水横穿我郡而出,长数百里,波才的兵马再多,也无法把汝水北岸尽数看住,若不能攻取此两县,我部可以绕行,从别处渡汝水南下,击扰波才主力。总之,某与荀攸认为:当此敌众我寡之时,最好是敌不动,我不动。”
    太守不懂军事,听周澈说的头头是道,考虑了半晌,最终点头说道:“皓粼此计,似可行之。”熟视周澈良久,叹了口,气说道,“郡南五县尽付卿手了!卿此行,勉之,勉之啊!”
    周澈握住太守的手说道:“某与贼势不两立!此次南下有贼无我,有我无贼,有死之荣,无生之辱。”
    ……
    当晚宴后,周澈归营。
    次日一早,全军开拔。祁杉在昨天的检阅中表现优异,周澈实现了诺言,以他这一部为前锋先行。江伟方悦等曲继之。王慧部随从中军,荀攸押送辎重再其后,五千人络绎南下。
    颍川地处内地,位属中原,郡中大部分的地方一马平川,几无险要可言,只有几条并不太宽的河流,颍水汝水是其中两条最长也是最大的河流。颍川郡内的十七个县有十二个都是分布在颍汝两水的沿岸。颍阳即其中之一。
    周澈全军开拔,出阳翟,顺着颍水东南而下,行二十里,到了一个渡口,全军渡河,渡过颍水,继续向东南行,再走二十余里,颍阳城郭在望。
    颍阳这个地方,在历史也是多次经历兵患的。
    秦汉之际,汉高祖刘邦曾经攻打过这个地方,因为城中守军顽抗,在攻下城后,“屠之”。本朝光武皇帝起於南阳,中兴汉室,在著名的昆阳之战前后两次路过颍阳,大批的颍阳子弟从其军,鼎鼎大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中有两个都是颍阳人,一个王霸,一个祭遵。
    祭遵后被封为颍阳侯。到了孝章皇帝时,伏波将军马援的次子马防也曾被封为颍阳侯,食六千户。一户以五人计,六千户就是三万人,由此可见,颍阳也是个大县。桓帝时,跋扈将军梁冀的弟弟梁不疑也曾被封为颍阳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