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第3/5页
方悦接令:“诺!”叫了几个人,转马回城。
“周君仁厚,周君仁厚!今吾等能从周君,真是天大的幸事。”
“噢,对了,有件事要告诉你们。刚才太守府军议,府君已下了军令,命吾等南下击贼,时间就定在五天后。”周澈对并州部曲道。
“五天后?南下击贼?”
围在边上的将领顿时哗然。
一个将领问道:“颍川府君给咱们了多少人马?”
周澈扬起马鞭,环指周围的铁官徒奴:“咱们并州兵外带数钱丁壮,总共五千人。”
“让咱们带着这一千多民壮南下?就给了咱们这么点人?主公,我这就去找府君理论。”王慧大怒,转身就要走。
“拦住他!”
两个亲兵一人一边,拉住了王慧。
周澈笑道:“仲黠,你在并州每有英雄气。今天却是怎么了?府君给了咱们立功的机会,你反而畏缩?”
王慧从并州来豫州得了水土不服,尚未痊愈,被亲兵两人拽到了伤处,疼得倒抽了一口凉气,被周澈又一出言相激,脸上时白时红,愤愤地说道:“慧长读《春秋》,亦知忠义,为忠义而死,死得其所。在并州从君出城击贼,为的是保全城中百姓,即便死在阵中,慧也不悔!可今日府君令君南下击贼,却分明是让君去送死!就凭咱们这新卒,怎是波才十万众的敌手?”
周澈环顾左近,见诸人在听了王慧的这番话后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对这一幕场景,他早就想到了。
便是智如荀攸,对此事也是表示反对,何况王慧等人?
他笑问诸人,说道:“看来,诸位都赞同仲黠的想法了?都觉得府君是咱们去送死,都不愿南下?”
一个叫江伟的将领说道:“也不是不愿南下,只是就凭咱们这点人?王君说的对,怕是打不过波才啊!当然我不是怕波才,而是觉得府君给咱们的人马太少,且都是新卒。”
“那你来说,怎么样才算‘人马不少’?”
“若将郡卒也拨与周君,或可与贼兵一战。”
“若把郡卒也拨给我,那我且问你,阳翟谁守?阳翟若有失,你我失去了后方之倚仗,便如无根之木,即使有万人之众,也是孤军独悬。当其时也,四面八方则贼,吾等将何以自处?”
江伟语塞,顿了顿,说道:“苦战多日,方将贼兵击退。吾闻贼兵已南下汝水沿岸,阳翟暂时无事,何必急於南下,以卵击石呢?”
“那以你之见,何为上策?”
“府君早就遣人去请朝廷援兵了,援兵早晚会到。某以为,当今之计,不若固城自守,静候援军,等到援军到来,与之合兵一处,南下破贼不晚。”
“如今,波才兵临汝水,随时可能会南下肆虐,郡南数十万百姓盼你我如大旱之盼云霓。你往日在并州,一次只能解一人之难,是为一人纾难,而此次南下击贼,一次将解数十万百姓之难,是为半郡纾难!事若成,则天下慕君之名,君之名将过於郭解苏不韦。事若不成,亦将会名传乡里,为后人颂。……江君,你是想做一乡之侠一县之侠,还是想做一郡之侠,一国之侠?”
郭解,前汉大侠,是两汉轻侠们的偶像。苏不韦则是近年来名声最响的一个游侠,为报父仇,尽以家财募剑客,连朝廷九卿之一大司农的父墓都敢掘,大名士郭林宗认为他“力惟匹夫,功隆千乘”,单论复仇这一点,“比之於员,不以优乎”?比伍子胥都强。
轻侠尚气轻生,求得就是一个名,听得周澈说若南下击贼,将“名过郭解苏不韦”,江伟奈何自觉理亏,握着腰里的剑,大声对周澈说道:“只要能解郡南数十万百姓之难,伟也不怕死,愿从君南下!”
周澈笑道:“贼兵乌合之众,居无营地之设,行无队列可言,遇战一拥而上,逢败如鸟兽星散,与其说是十万贼兵,不如说是十万贼/民。十万散乱之民,有何可惧?府君让咱们五天后出兵,我定下了一个训练的章程,只要你们能按此章程行事,在这五天里好好地操练新卒,我不敢说咱们此去必能获大胜,但至少必可小胜而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