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调的酸甜苦辣



    第二百二十七章借调的酸甜苦辣

    在机关,有一种生活叫做借调。

    在各级机关,有一种叫借调生的人,是机关工作的生力军。

    借调生的人事管理还是在原单位,只是暂时到新的单位帮助工作,因为有梦想,梦想早日到机关,到自己想去的工作岗位,就是荣辱负重,接受借调生活的考验。

    晓雪借调到机关工作,是多少干毕业的排长梦寐以求的,但借调的生活,就是在机关与基层中穿梭,就是在夹缝中生存,那是要接受很大考验的。

    晓雪刚毕业一年,她知道,要调入机关,至少要在基层干满两年,现在要她去机关工作,那只能借调,只能偷偷摸摸的去帮忙,就当自己开开眼界,增长见识。

    晓雪吃住还是在连队,只是上班时间去机关,她经常是早出晚归,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人是连队的人,干的市机关的活。

    时间一久了,与排里的战士们也疏远了,但排里的战士们还是尊称她为:“贾干事。”

    晓雪在机关也干的风声水起,但干的再好也是为人作嫁衣裳,因为她的隶属关系还在连队,晋职晋衔,评功评奖的权限在连队。

    有一天,罗科长找到晓雪说:“晓雪,这段时间辛苦了,干的不错。”

    “那是应该的额,感谢罗科长培养。”晓雪谦虚的说。

    “有个事情跟你商量一下。”罗科长说。

    “科长,尽管吩咐。”晓雪回答道。

    “这一段时间,上级来检查编制落实的情况,借调的人员要暂时规建,你暂时回到连队工作一段时间,等风声过了再来。”罗科长说。

    “好的,罗科长,随叫随到。”晓雪回答道。

    编制就是法,不能超编,但工作又干不完,人手不够,那只能想办法从基层借调,以培训学习的名义借调,以集中攻关的名义借调,这是一种特色。

    晓雪回到连队,跟指导员报告:“指导员,最近机在检查编制,要求我们回连队工作。”

    “回来就好,连队需要你。”指导员高兴的说。

    指导员刚说完,电话就响了,指导员接起电话:“知道员,我是罗科长,晓雪在机关干的不错的,感谢你们的支持,因为最近检查,晓雪暂时回连队工作一段时间,到时还是要麻烦她上来帮忙工作。”

    “罗科长,你客气了,你尽管吩咐。”指导员回答道。

    晓雪到借调机关,也是连队的荣誉,连队要找机关办点事情,也会给三分薄面,动作要快的多。

    晓雪回答排里,离开了1个多月,感到有点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人员的思想状态,熟悉的是那一张张面孔,晓雪又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了。

    在连队工作了近两个星期,正进入情况,晓雪正想展开拳脚大干一番的时候,机关的电话又来了。

    指导员又通知晓雪去宣传科上班,晓雪有点不情愿,但军令如山倒,只有服从。

    “每年机关里借调人员像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面孔。我知道,他们都在重复着我当年的生活,重复着我曾经的快乐与痛苦,兴奋与失落,骄傲与尴尬,梦想与执着。”一位曾经被借调的人员的感叹。

    借调,核心就在这个“借”字,就是上级找下级“借”,借人、借钱,就是不“调”,而是把人“吊”在空中,又够得着,就是够不了。

    首先是“借而不调,心态会变”。

    应该说,一般能够被借调的人,大多还是能够办些事的,如果是不能够办事的,那肯定有关系,有关系的是不会长期借调的。

    所以说,那些靠本事借调的,才是真正辛酸的,然而时间长了,原先抱着的“老老实实干事”的一腔热血就可能发生变化,开始琢磨着找关系、搞钻营,也慢慢不是想着干事了,违背了起初单位借调时的用意。

    其次是“两头耽误,都难成长”。这对于借调的人是最为揪心的,在借调的单位工作,与其单位的同事、领导经常在一起,是有感情的。

    可是与自己的单位就接触少了,尤其是当领导不断在换的时候,就有些生疏了。由于在借调单位身份不行,没有升职的机会;而在原单位又没有工作,升职时也不会被考虑。所以就会存在两头耽误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