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结论与对策
按照惯例,尼克简要的介绍了一下情况之后,就把一沓文件放在了长桌上。
“所有的资料都在这里了,实验室里已经安置好了最先进的计算机,地面上六十座观测台,十三颗对外观测的卫星会时刻关注它的行踪,并将数据反馈给你们,如果你们还有别的需要就随时通知娜塔莎,她会联系我的。”
里德和斯塔克注意到,这次的文件数量上比上次绿巨人那厚厚的一堆要少的多,只有薄薄的几张纸。
看出了两人的疑惑,尼克解释道:
“地球对外太空的观测手段还比较有限,时间也不够,我们得到的资料就只有这些了。”
尼克的说辞并不能让他们满意,斯塔克毫不留情的讽刺道:
“如果你们把投入到研究怪物和消灭怪物里的时间和金钱都用在这上面,造个空间站啥的出来,我们拿到的第一手资料绝对不会只有这么一点。”
托尼这话说的其实有失偏颇了,太空之路远没有在地球上搞事要方便,那动辄上亿的花费,别说是砍掉一个绿巨人项目,就算是砍掉十个,掏出来的钱也还不够造一座空间站的,这样做出来的成果是很难弥补成本的。
但尼克并没有反驳他,因为神盾局确实应该这么做。
空间站和人造卫星几乎是同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的,从1971年苏联的“礼炮1号”开始,美苏就开始在空间站上进行烧钱竞赛,前前后后不知烧掉了多少钱,即使放在今天看,这也绝对是无比奢侈的做法。
这些被烧掉的钱确实带来了丰硕的成果,现在的很多科技产物都是当时空间站上的科学研究塑造的,不少当时的黑科技现在都造福了整个人类社会。
从全人类的角度上讲,这是一比稳赚不赔的买卖,但那些具体建造空间站的国家和机构可是亏到姥姥家了。
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很难及时应用上,等到能用上的时候,又会被其他人几乎零成本学过去,连一点收益都没有。
所以,当“太空竞赛计划”把苏维埃拖死以后,美国就再也没有单独搞空间站的计划了,现在天上唯一的国际空间站还是各国联合的产物,单独搞空间站被普遍视为吃力不讨好的举动。
这就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价值观。
神盾局作为一个在资本主义体制下诞生的国际组织,自然也继承了资本主义普遍顾小利不顾大局,顾眼前不顾未来的特点,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保护地球的组织,要把外星人阻挡于外太空什么的,但它更多的精力还是用在了地球上,用在了能看的见回报的地方,而不是去造一个毫无收益,还会被人时刻关注的空间站。
以神盾局自身的立场来看,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对的,但这却有悖于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空间站以后会有的,你们的时间不多,一有成果就通知我。”
很不负责任的说了一句类似“面包会有的”这样的话,尼克就匆忙离开了现场。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那个巨大的东西真的有敌意,那就绝不能让它到地球这里来。
最好连火星都别让它去,天知道它到了那里会发生什么。
乘电梯来到楼顶,尼克小跑进了楼顶停着的那架昆式战机中。
“去天马。”
关闭舱门,隐身,升空,转向,绝尘而去。
一气呵成,是战机中的豪杰!
……
打开计算机,里德用最快的速度编写了一个计算复杂天体质量、速度和动能关系的模型,将已知的数据代入了进去。
“按照基本的物理理论,这个家伙的质量应该是地球的一半到2/3之间,不然它的速度会让它散架的。”
“动力源呢?推动这么一个大家伙跑路可不是一件易事。”
斯塔克随口问了一句,他在和贾维斯一起编写着另一个程序,这个程序是用来调整那些观测站观测行为的,他要让这些观测站改变现在这种各自为战的状态,给他更全面更精确的数据。
“根据观测到的能量辐射,这东西的内核和恒星类似,应该也是通过不间断的核聚变产生能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