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产业群制-第2/2页
其中孙乾提出了将临淄城周围地带打造成陶瓷生产中心的方案,概因淄川、博山一带向来便是陶瓷主产地之一,具备大量相关人才和资源,只要加以规划、组织、鼓励,初步建设一处陶瓷生产聚集区并不困难。
许攸也对杨锐以大山城为中心建设酒业产业地带的想法做了一些预案,比如在专一性和多样性的取舍,比如在扩建和引进酿酒人才方面的建议等。
甚至许攸还将将来酒水的运输路线也做了不少考虑,可见其设想之周密,确实是难得的人才,而且到目前为止也并未太多暴露出史实当中的一些弱点,应该与所处环境也有着一些干系。
荀攸则结合三州境内三大船坞群,即黄县海天城临海船坞群、平原郡固河城临黄河船坞群,以及最新建成位于兖州、徐州交界处大野泽内的汶水、泗水流域船坞群,对造船业做了详细的规划。
按照荀攸的想法,当以各个船坞群为中心,分别承建不同大小的船只,以提高船坞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利于造船工匠的统筹。
荀攸也对船坞扩建、工匠收拢等具体事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都被杨锐身旁的刀笔吏给记录了下来,在场几人也都各自琢磨,并随时出言询问、讨论、纠正等。
显然,杨锐此前给众人灌输的一些现实社会产业思想起到了作用,再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于在场几人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
最为重要的是,杨锐组织众人商讨问题的模式一向不拘一格,这样才出现了现场积极讨论的局面,集思广益之下,问题自然也就很快找到了大量有效的解决渠道。
经过大半天时间的商议,一套专门促进辖地之内产业推进的制度框架已经成型,剩下的只是丰满其中内容,确定一些具体细节了。
三个游戏日之后,杨锐辖地三州之内再次推出一项制度——作坊式产业群推进制度。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