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院试(上)-第2/3页





    陛下虽单单处置了宋轶,但他心里门儿清,高卓也跟着低调了不少。这种节骨眼上,姜景华吃了这些教训,应该不会再肆意妄为。

    想清楚这些,陆叔呼出一口浊气,不再考虑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专心跟着诸位学子动作,等这一套仪式昨晚,就拿起考篮心无旁骛的去了考棚。

    进了号房之后,陆烁才发现这次的不同之处。

    号房内不再是单一的床板,上面被褥等物品俱都准备妥当了,显然是预备着给他们过夜用的,陆烁翻了翻被褥和床榻,见都是干干净净的,且并没有什么霉味、虫豸之类的,他才松了口气。

    陆烁将考篮内的东西按照分类规整好,就走到前头的书案前坐下,将书桌仔细地擦拭了一遍,等这些都做完,他才抬头看向对面。

    对面是个一脸肃容、身子微微发福的中年人,留着长髯,看着凶神恶煞的。

    陆烁见此,心里却是一舒。

    不管凶恶与否,不是熟人,他反倒自在些。

    陆烁仔细收拾了一会儿,才放下手中的方巾,小吏们就开始按照号房顺序发放试卷。

    院试考试时间共为三天,期间考生们不得出考场,吃住全都在考院里,这是相比于县试、府试来说,完全不同的地方。

    院试共有两场,一场为正试,一场为复试,均是头日发试卷,次日午时收卷,因每一场时间都十分充足,考生可自主安排做试卷的时间。

    陆烁没进场考试之前,心里就已做好了安排,夏日本就炎热,加上考场封闭无风,这状况就要更加严重一些。尤其到了晚上,油灯一点,吸引无数的飞蛾蚊虫,想要静心做完试卷更是难上加难。

    故而,趁着精神好且天气尚且得过,陆烁准备集中精力在白日将这些试卷做完,晚上则仔细养精蓄锐,毕竟有三天的时间在考场度过呢,若是前头太拼导致后期精力不足,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明白这些,陆烁的心就更加沉静,他从小吏手中接过考卷,按照惯例仔细将试卷翻阅了一遍,见并没有什么错印错漏之处,他才将试题大致浏览了一遍,在心里计算出这些试题大致需要的时间,并给自己留出充足的誊抄、纠错的时间,等这些都考虑清楚,他才回头从第一题开始认真做了起来。

    正试的试题没什么花样,题型陆烁前面也都见过考过,除了惯例的帖经和墨义之外,就是几道策论以及一道诗赋题。

    帖经和墨义陆烁做的很轻松,毕竟这几年来,陆烁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学过的书本全都温习一遍,不说烂熟于心,但给了下句知道上句、给了上段知道下段,他还是能做到的。

    这些主要考的就是心细,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故而陆烁仔细审题思考,不过一会儿时间就全都写了出来。

    接下来是诗赋题。

    说实话,对于吟诗作对,陆烁最先还是担心过的,毕竟他不是纯正的古人:一个在现代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灵魂,一个曾经理解诗赋、古文都费力地人,让他跨过这些环节直接赋诗、简直是要他的老命。

    但或许就像道源法师所说的那样,陆烁和这具身体的主人原本就该是一体的,故而他穿越过来,倒是融合的极好,连这种古人似乎天生而来的吟诗作对的能力,陆烁都延续了下来。

    天赋不错,再加上陆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一直潜心弥补他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因此,他现在虽说不上是出口成章,但中上水平还是有的。

    故而,眼下这道中规中矩的诗赋题并没有难倒陆烁,陆烁将试题仔细看了一遍,又将与之相关的典故全都想了一遍,这才斟酌着下笔。

    余下就是策论了。

    相比于府试,院试的策论题难度明显提高了一个档次。

    陆烁看着策论的几道试题,迟疑了好一会儿都没有下笔,策论最重要的即是立意,这是一篇策论行文的大方向,也是决定一篇策论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所以陆烁并不敢胡乱下笔,他看着试卷上短短的几句话,决定好好斟酌一番。

    正当陆烁纠结的时候,外头的钟声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