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徐州之战(135)-第3/3页
可这些情况,都只是一些坊间传言,毕竟两人的关系到底如何,没人知晓,但大多数人都是深信不疑,相信阎柔徐晃不睦,可真相却又很大的反差,虽然两人是在很多事情有分歧,但两人的分歧不过是在军粮分配,而这又是很好协商的事情,毕竟分管武事情的二人,又怎么可能在其他事情,如郡县的治理又或是士兵的训练产生矛盾呢?
所以说这些谣言虽然传得无真实,但远远脱离了真相,至于刘澜把阎柔调离,也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是被徐晃‘逼’走,而是刘澜需要阎柔去治理东莱,尤其是黄县。
黄县不管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那可都是黄金生产之地,这些年如果不是阎柔,刘澜又怎么可能如此大手笔的成立什么近卫重甲军?
可以说这些年陶谦留下的老本早吃空了,完全是靠着开源和节流,当然黄县的黄金对刘澜是最重要的一个补充,不然的话刘澜的经济可能早崩盘了,而这一切自然都是阎柔的功劳,正是他的存在,才让刘澜撑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光。
虽然现在的情况也没有得到什么好转,但最少,算黄县不在出产黄金,自给自足还是可以的。
袁绍和沮授在这一刻都瞧出了东莱的非寻常,能够让刘澜如此重视的地方,可绝不会那么简单,而且现在青州造反,别的地方都是小打小闹,唯独东莱郡,直接变了天,这里边可大有章了。
袁绍很快招来了逃回来的郡守,姓夏命郊,四十多岁,在前往东莱为郡守前在巨鹿为令,好不容易升官了,谁想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成了阶下囚,历尽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可刚到临淄,又被关押了起来,这一回虽然不是那些匪徒的囚笼,可却被长子直接送到了平原。
本以为死无葬身之地了,谁想到最后事情居然出现了转机,在沮授出现的一刻,并且询问他对东莱所见所闻之后,他只得,自己八成是不会死了,果不其然,在见到沮授的当天夜里,他又受到了大将军的召见。
对于大将军的问话他可不敢怠慢,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这东莱郡本来是蛮荒之地,原住民呢也都是一些东莱夷,其名的由来,便是因为它在齐国之东,故名东莱,这地方的民风本来十分彪悍,别说是卑职所在的时期了,算是那阎柔所在的时期,反叛也频频发生,只不过没有像现在这么规模庞大罢了。
但是这一次卑职被俘之后,却听闻了一个消息,这一回造反的头目,名叫后钱,这人刘澜曾经派他的手下大将太史慈进行过清剿,可是最后这人却不知怎么消失了,许是躲到海或是深山里了,没想到时隔一年他又出现了。
“后钱?难道这一切并非是刘澜幕后指使?”袁绍瞬间看向了沮授,虽然这句话没说出口,可是他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