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徐州之战(126)-第2/3页
说句不好听的话,在徐州内卫府内,有小道消息说,哪位诸侯昨夜晚入了哪位妻妾的院落留寝,他们也会在十天之内得到消息,虽然话有些夸张,但却反映出刘澜庞大的搜集情报的能力,如果主公只是想靠着信鸽传递内部的事情,那么每郡每县都饲养信鸽却很简单,可如果要连敌军的情报一同收集,那么类似刘澜内卫的组织不得不加速成立。
而且在这方面,甚至连曹操都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审配轻声说道,有些事情,你之前是不知道其的原因,如不是因为信鸽这样隐秘的事情,那么斥候传回来说十天之内能知道谁谁昨夜留寝谁的闺房这本来是个笑话,可如果真有这么神的信鸽存在,那这可不是什么玩笑话,而是真正的能够做到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快的消息。
而这速度甚至会边境的烽火更有作用,因为烽火的存在,只是快速传递敌军入侵,也许他能够及时把消息一路传到京城,可具体的情况,却还是需要快马传来,等从边境到了雒阳,那都是几个月的事情了,到时候雒阳做出什么部署,等北军赶去边境的时候,也许人家胡人已经洗劫一空又逃回了草原了。
但是信鸽不同了,他可以传递消息,而且还可以用字的方式将情报准确传书,而这绝对是烽火所无法拟的事情,袁绍对于审配的建议自然十分重视,不过这个具体负责的人是谁,暂时还无法决定,他所能了解的情况,刘澜那边的负责人不清楚,但是曹操这边可一清二楚了,虽然现在两人的关系远不能与之前相,可这么多年下来早已是你有我我有你,能多事情曹操那边发生了什么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而在这件事情之,既然要搞专门收集情报的部门,那绝对要选最为信任的人来负责集体事物,审配虽然很好,但他还需要仔细斟酌一番,才能最终敲定合适的人选。
袁绍突然抬起头,笑了笑问二人,道:“你们二人对于这样一个机构有什么想法?完全照搬刘澜还是仿效曹操,又或者你们各自有着另外一些想法?”
两人都没有直接回应,都是在经过一番仔细思考之后才做出决定,最终由审配先说道:“收集情报,尤其是对于刘澜的情报势在必行,我们每一次与刘澜作战,好像这一次琅琊之战,颜良将军被关羽杀了一个措手不及,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始终以为关羽还留在梧县,可是他和他的摄山营却早早潜入到了琅琊,如果我们能够一早获知这一消息并提醒颜良将军,那颜良将军必然不会轻兵冒进,所以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尤其是在与刘澜这样的对手作战,更要知晓他的一切动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剿除这颗眼钉,如果主公让末将来负责此事,末将的想法是先在徐州进行部署,进行情报收集与破坏,然后待徐州的部署完毕之后再逐步向外拓展,最后像刘澜那样能够在天下各郡都安插这样一个情报点,到时候主公坐在邺城,也可以像刘澜那样,金知天下事了。”
“从刘澜那里开始,不错,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敌人是刘澜,必须要先知晓他的情况,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才是策。”袁绍点点头,对他的提议较满意,不过据说却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他起身又说道:“卑职以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先训练一匹信鸽出来才是当务之急,较按照主公的说法,曹操在郡内虽然推行情报收集,可是在传递情报他的信鸽却失败了,所以与其先派出部队收集消息,倒不如现在冀州试验信鸽传书,如果成功,那么可以尽快施行,如果失败,那么收集情报的工作又与之前我们所做所谓有何不同,情报都是一样的,只是将消息传输回来依旧缓慢,得不偿失,而且培育信鸽的花费成本如何,这些我们都需要进行评估,不能看到别人做得不错,觉得我们可以仿效,所以先要确保信鸽能被使用才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再徐图发展,才是正路。”
本来是不错的一件事情,没想到两人居然又产生了分歧,而且说的还都挺有道理的,袁绍琢磨了片刻,说道:“你们两人说的都对,但这件事情不能拖,不如这样吧,这件事分两步走,审配负责招募谍探派往徐州以及调查冀州内部的刘澜内卫斥候,而沮授则在内部收集信鸽养殖培育以及进行传递情报的尝试,如果审配能够扎到敌军谍探,那一定想办法从他们口找寻方法,这样也可以让我们尽快培育出自己的信鸽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