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寿春之战(127)-第2/3页





    可是冀州军并没有离开徐州,而是一直在冀州驻扎着,这就充分证明了杨弘的判断,再加上另外一点原因,也是杨弘敢确定自己猜测的关键一点,那就是因为曹操和吕布在兖州争夺之战中,被极大的破坏,不仅是人口的锐减,更是土地的荒芜,可谓是赤地千里,对于冀州来说,夺取兖州很关键,但并非刻不容缓。

    而且一旦拿下兖州和豫州之后,袁绍继续进攻的步伐很可能将会停止,他首先需要话大力气扶持兖州,比如说开垦荒地,比如说修葺房屋,用几年时间来恢复兖州的生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工程,当然他也可以不选择做这些,可是兖州和豫州毕竟是负担啊,攻打广陵如果获得的是实际利益,那攻打兖州豫州将无半点好处可言,当然这是指利益,但如果能够控制献帝,那肯定要比高览更有意义。

    但就对手来讲,刘澜和曹操,就如他说的那样,现在不趁机解决刘澜,那可能就真的给了他喘息的时间,等拿下了兖州和豫州再去解决他,可就太难了。

    文丑进了屋,两人几乎没有客套,直奔主题,这绝对符合文丑的性格,而现在他面对的才是真正的文丑,至于五天前那个,他更像袁术或者是曹操,而非文丑,只是他话一出口,就让杨弘傻眼了,因为与他分析的结果大为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从一开始就做出的论断完全就是错误的,冀州虽然有想过攻打广陵,但是现在大将军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兖州,而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河内之战,对此袁绍将曹操攻打河内的举动视作为对他的严重挑衅,所以攻打兖州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既然冀州已经明确了接下来的目标,那将军为什么还来见卑职呢,甚至还专程给卑职送来这玉如意,这又是何意呢?”杨弘有足够的理由去怀疑,当然他不是怀疑文丑说了假话,而是怀疑他另有原因,不然的话他完全可以按照袁绍的决定去做,筹备攻打兖州就好了,还来见自己干什么,所以这一切都足以说明这里面一定另有隐情。

    “文将军,实不相瞒,在看到这柄玉如意的一刻,我就深信不疑的相信将军您是想攻打广陵的,只是在事关全局的问题前,你只能无条件的服从冀州的决议,所以您晾了我五天,但是最好却又坐不住,因为攻打广陵更符合冀州的利益,所以您现在才会来见我,想听听我的看法,是吗?”

    文丑微微一笑,看起来是承认,或者说是默认了他的说法,但是他却什么都没有表态,在这件事情上,文丑再一次占据了上风,或者说从他来见自己的那一刻起,主动权就一直在自己的手中攥着,这与派兵前往庐江一样,看起来他是说服了自己,但说白了是文丑故意卖了一个破绽,让他对自己的猜测深信不疑,甚至是坚定不移的相信袁绍的真正目的就是传国玉玺,但是他的聪明却成为了文丑摆布他的工具,而在这件事情上,文丑又故技重施,因为文丑其实只晾了他三天,第四天已经派人给他送来了玉如意,这就是说在昨日他就已经彻底想通了,而在这件事情上,如果当真是冀州是大将军袁绍的决定,他无条件选择执行的话,他是不会来见杨弘的,因为没有任何意义,最后进攻兖州就好了,可是他现在来见他,说白了是他自己更希望攻打广陵。

    在这件事情上他和冀州是有着极大的分歧的,可是想要说服现在对曹操恼羞成怒的袁绍改变计划又非轻而易举,所以当他听到了杨弘对他说的那番话后,他一直在考虑着一件事,那就是或许这个杨弘能够帮到他,让大将军改变初衷。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五天之后才会来见杨弘的原因,也是他为何会来见杨弘的原因,因为他自己更愿意出兵广陵,用杨弘的话说,现在正是刘澜最孱弱的时刻,如果这个时候不要了他的命,那等兖州之战结束再与刘澜交战,结果就很难揣测了。

    “你的建议我仔细想过,说的很好,分析的也很透彻,可是这些话我听到没有用,必须要让大将军也听到,不仅让他听到,更要让他清楚现在出兵广陵的必要性,不然的话,你对我说这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一点你能明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