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寿春之战(121)-第3/3页
只不过比起纪灵,刘勋对于前往冀州是持三分犹豫的,因为他始终不确定冀州就是最好的选择,是吗,不清楚,但他觉得冀州未必真的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似他这样的南方人,想到自己日后就要去到冀州生活,气候饮食习惯等等能否适应?
虽然看起来考虑这些不过就是给自己找借口,可是他却非常清楚其实这些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因为他就认识一个人,还是他的老友,早年在雒阳就跟着主公,可是当主公在寿春立足之后,他却因为这些原因而离去,所以说这些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却有着非常大的因素在里面。
如果气候生活习惯适应不下来,每天都将会是在炼狱之中的煎熬,生活无比痛苦,试问那位老友每天都在经历着如此煎熬,他又如何能不选择离开,就算他也明白如果继续留在寿春未来将会有着无比光明的前途,但是他最终还是怡然居而的选择了离开,就算日后他能够位列三公,可也得能活到那个时候。
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并不多,但不是没有,因为刘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如此担忧这些事情,而必须说当年那位老友的请辞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刺激,因为他头一次看到有人因为这样的事情而请辞,如他,就算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过是在坚持罢了,却从未想过要离开。
看是支持出现他这样的情况之后,有些情况就必须重视起来,毕竟冀州可不比雒阳,他能在雒阳生活,是因为雒阳的里淮南不远,甚至雒阳的金市之中,他可有尝到家乡的菜肴,缓解思想之前,但是到了冀州,一切都是未知的,而关键是哪里的气候,显然不会像雒阳与寿春有着相似之处,在雒阳他能生活,但到了冀州到了邺城,他还能适应吗?
很难,最少气候就难以适应,所以如果真要投诚的话,他其实更倾向的还是曹操或者刘澜,只不过他这样的心思或者是小算盘是不能提及的,这不就是投敌背叛吗,这样的事情他不敢做,也不能做,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是很有原则的,这一点刘勋敢自比张勋,所以他希望见到的最好结果是如果主公能够选择二人而不是冀州,但这样对他来说是绝对最佳的选择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如果不是因为二人,寿春又怎么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
当然一切也不是这么绝对,或许出现一些意外呢,只不过这样的意外最好不要出现,因为那意味着主公被擒,那对他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而是严重的事情了,这样的局面绝对不能出现,更要尽最大的可能阻止他发生。
刘勋躺了下来,开始入睡,明天还有这艰苦的攻城战等着他,他需要尽可能的多休息,多回复一些体力,为不久的反击做好准备,只要纪灵能够成功,大败徐州军将很快到来,他期待的那一天。
本书来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