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寿春之战(114)-第2/3页





    “不,司空,这件事我们不用出面,更不用去见袁绍。”

    “哦?怎么讲?”曹操好奇道。

    “虽然冀州军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动静,可是他们要救袁术却毋庸置疑,只不过不好直接出兵寿春,所以才会想要以寿春军的身份加入寿春战场,如今张勋战死,冀州军直接出兵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救下袁术我想始终没有变化,不然的话杨弘为什么会一直留在徐州,所以想要让刘澜撤军,我们只要把我们的态度告诉在徐州的杨弘,只要他能说服文丑,在徐州稍作一些动作,那么刘澜还会继续攻打庐江吗?卑职认为首先刘澜在与冀州作战时并没有同时双线作战的实力,所以当一头面对冀州军,另一名又有天灾的时候,刘澜就只能撤军,而我们也就能够返回许都了,接下来文丑是真的与刘澜交战还只是做个样子,那就不是我们在一的了,如果他们真的又开战,我们到是可以隔岸观火,静待局势的最终发展。

    郭嘉的这番话让曹操频频点头,他现在迫切的想要返回许都,不愿意在拖下去了,拖的越久,情况对他们就会越糟糕,待水患之后,再来解决寿春不迟,必须要说,这一场天灾等于救了袁术,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不然为什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呢,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变故都会导致最终无功而返甚至是大败而归。

    就好像现在,真的是时运太不济了,但凡运气好一些,结果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郭嘉的提醒确实让他看到了这件事情的可行性,虽然会有一定的风险,毕竟这等于是他默许甚至是他间接允许了袁术的离开,这件事一旦被宣扬出去,那机会,虽然必定是会给他带来无尽的麻烦,可就眼下来说,却又最为符合他当前的利益,他太害怕许都出乱子了,更害怕内部出现内乱的事情,百姓造反平定虽然容易,但内耗的代价却是他所无法接受的,比起放走一个袁术,曹操当然清楚郭嘉的建议更符合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只有选择更符合他利益恶选项,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换句话说,现在就算放走袁术,也没什么,在许都真正忌惮袁术是因为他称帝,所谓天无二日,这是绝不可能被允许的,但如果袁术真的前往冀州,被袁绍收编,那么他这个天子也就首先得退位,对曹操来讲,或许这才是一箭双雕,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结果更好吗?

    肯定没有了,不过那个时候,袁绍南下逐鹿中原恶心思或许也会达到顶点,他一直以来虽然不断强调他们的敌人只是刘澜,可是如今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袁绍对他们的威胁其实已经发生了扭转,远远超过了刘澜。

    关东三大诸侯,刘澜现在虽然一直都是曹操真正忌惮的存在,但是袁绍渡过黄河之后,再夺取青州之后,接下来他的目标除了徐州,还有他。

    兖州与豫州,在冀州内部攻打许都的声音重来就没有消失过,这也是他真正担忧的,毕竟不仅仅只是地盘这么简单,还有汉室,有天子,更有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只有踢开才能更好。

    现在袁绍已经没有继续留着他的必要了,一脚踢开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比起其他的选择,攻打他肯定要风险更低一些,如果他是袁绍也会如此选择。

    但是他会这样选择,但绝不会用太过冒险的方式,比起家大业大的袁绍,曹操更懂得如何勤俭持家,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这是他与袁绍最大的不同,他是过惯了苦日子,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勤俭简约的样子看样子好像是小气的点,可最少出现不利的时候还能有挽救的可能。

    反观袁绍从最初他的目标就是北方,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冀州被他占领以后,那叫一个财大气粗,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袁绍又怎么可能会像他那样瞻前顾后?

    用他的话说,这不算冒险,也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拖得时间越久,看样子好像对他们非常的有利,可是速战速决,反而可以将消耗降到最低,反之时间拖的越久,未知的可能性就会越发,比起夜长梦多,他自然选择一劳永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