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徐州之战(48)-第3/3页





    为何会有这样的判断,完全是因为并没有在敌军之中发现任何表明袁军身份的旗帜,就凭这一点,就可以坐实了他们面前的敌军乃曹军无疑。而且经过这两天,虽然他只是偶尔来到城楼之上,但他还是从仅有的观察之中,判断出曹军几乎全是‘精’锐。

    如果说对面只是几万人,哪还轻松一些,可如果是十多万的‘精’锐,那沛县可就危险了,毕竟他们只有不到一万人,十比一的比例,用兵法来说,完全可以选择围城,将他们困死在沛县。

    不过他们的粮食十分充足,而且城外还有着赵云将军的援兵,这一仗如果曹‘操’当真要困死他们的话,只怕计划要落空了,而要攻打沛县,那么他们也许会战事沙场,可如果曹军‘露’出任何破绽的话,那么龙骑军能够一击毙敌。

    这一点,沛县守军深信不疑。

    而此时,回到府中的徐盛和单子‘春’二人以联名的形式传出了一封飞鸽,这份飞鸽传书并不能直接传到赵云手中,但是却可以通过徐州刘澜之手转‘交’到赵云,而他们则要让赵云明白他们现在内部的情况。

    其实对于外部的情况,赵云一定清楚,但是内部的情形,赵云却并不能知晓多少,所以他们要把自己现在的情况彻彻底底让他知晓,一旦开战的话,那么他们在沛县外面就不能贸然与曹军展开大战,如果他们败了,或者说出现任何意外,那么沛县都将不保。

    现在的沛县,不足以自保,毕竟兵力太过悬殊,但如果曹‘操’并不打算猛攻沛县的话,那么赵云这支外围的援军,就能发挥极大的神作书吧用,而如何才能将曹‘操’咬住,让他留在沛县,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他们现在就要充当‘诱’饵,这个决定,最初单子‘春’是不同意的,因为沛县没有那个资本,但是随着两天曹军骂阵,他觉得希望来了。

    虽然他也明白二天的骂阵很可能意味着曹军离攻城之日更近了,但是这毕竟是猜测,因为在主公的预计之中,其实沛县同样是曹‘操’的一个‘诱’饵,他要用沛县把徐州的主力调来,所以现在的局面就有些微妙了。

    但不管真相到底如何,但有一点却是,曹‘操’不管是要攻下沛县,还是要吸引徐州军前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造成沛县岌岌可危的假象,也就是说他最少要攻城几次,这样才能起到围城打援的神作书吧用,才能让徐州军以最快的速度向沛县赶来。

    也正是通过这几种可能,徐盛才做出了如下的判断,如果曹‘操’当真是想要沛县的话,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围城,无须其他,不出半载,沛县唾手而得,但如果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其它的话,那么他是不会耐得住‘性’子围城的,必然要选择攻城,所以这一点他必须要让赵云知晓。

    当然赵云可能早已看穿这一切,但是就像单子‘春’说的那样,为了万无一失,必须要亲自告诉赵云,才能够让他二人安心。

    而现在,随着信鸽被传出去之后,他二人就可以安静的等待着局势的变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