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徐州之战(34)-第3/3页





    他在接献帝之后,又获取了司隶,地盘足够大了,可最缺的却是人口,虽然他大力在各郡推动军屯,但是军屯解决的只不过是燃眉之需,也只能保证部队的日常所需,但是缺口依然很大,平日里缺衣少粮省吃俭用的情形屡屡演,而这还是在现有兵源的前提之下,如果那一仗损失太大的话,需要动员兵源,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而这才是曹操最大的软肋。

    可这样的软肋被杨弘所知,甚至已经被袁术所知,如果到时候在击败刘澜之后袁术突然翻脸,那么对付袁术将无困难,尤其还是有一个对他了如指掌的杨弘为袁术出谋划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杨弘如何也不能留着,而这是曹操的应对之策。

    拉拢不成,变杀人。

    任何一人,都不会心慈手软,更何况还是曹操。

    只不过他自问无阴谋的举动,却被杨弘察觉,这虽然让他有所收敛,但反而让他杀心更重了。

    其实,曹操现在最需要的则是徐州之战时,能否得到一个以战养战或者大量缴获军需的机会,这样他的担忧没那么重要了,但是这毕竟是未知数,如果把一切都寄托在这面,最后如果让他失望了,他该如何面对袁术?

    所以曹操要攻打徐州,首先想到的是相对富饶的东海琅琊和广陵,毕竟这三郡并没有被他大肆破坏,反之下邳和彭城,则破坏严重,所以杨弘提出用彭城国做条件的时候他一口答应,虽然他也知道这些年刘澜建设的不错,但彭城的富饶程度毕竟徐州城已经远远不如,把彭城国神作书吧为交换的筹码,又有何不可,更何况,彭城国现在还是刘澜掌握的,用他的地盘换取他急需的粮草,何乐不为。

    但他万万没想到,杨弘会提出先支付五万军需粮草,剩下的五万会在徐州之战结束之前交付完毕,而他的借口,居然是如今的寿春情况也并不是太好,需要筹备,难以一下子凑足十万,如果曹操非要一次性要足十万粮草的话,那么这件事情也没什么谈下去的必要了。

    杨弘这完全是在捏着他的七寸来跟他谈判,当时曹操心气急,可嘴也只能回道这件事让我好好想一想。

    想,只是做个样子,他不接受能吗,他要是不接受,他相信连先期的五万粮草都不会在付,到时候他只能傻眼。

    千万不要小瞧杨弘,他是要用粮草做要挟,甚至他都不大可能一次性给足先期的五万粮草,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他这完全是要捏着自己的软肋来打徐州这一仗啊。

    可恨又无耻,和这一毫无诚意的对手联盟,他恨不得当即拒绝翻脸,不去攻打徐州了,看着刘澜把寿春打下来,可他清楚,如果自己现在真这么做了,那么当刘澜攻打寿春的时候,袁绍会不惜一切代价进攻他的兖州的,到时候他和袁术都得完。

    为了自己,他只能忍下这个心只为了自己利益,而不顾及盟友感受的对手,但同时他也彻彻底底看清了杨弘,和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朋友的,而这样的人最好也不要成为对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