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徐州之战(32)-第2/3页
所以粮草的情况看样子还是关键。
这件事,袁术的态度最关键,虽然刘澜也有对袁术进行猜测,并一直认为袁术不会给予曹操足够粮草的原因十分简单也很明显,曹操现在有兵无粮,而袁术是有粮无兵,他的精锐都在两次徐州之战后被消耗殆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两人合神作书吧显然颇为完美,甚至极为互补,可是这样一来,给曹操提供粮草的话,也等于袁术掌握了节制曹操的法门。
以此来进行各种要挟甚至是让曹操在利益方面做出极大的妥协,曹操必然会有所保留,或者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只能保留着对袁绍的一线希望,如果袁绍出兵,那么他有了徐州之战速战速决的可能,到时候还用得着对袁术妥协吗?
这事极有可能,也是曹操迟迟没有出兵的关键,而袁术呢,其实心里也有盘算,毕竟他现在的军队太少了,砸锅卖铁凑了五万人,这可是全部家底,连寿春都不要了,都派了出去,这仗是破釜沉舟了,可是他又害怕一旦给足了曹操军粮,到时候他挟兵自重,翻脸不认人了,他不解损失的是粮秣还有所有的利益,最关键的是他的寿春军,到时候如果连寿春军都被曹操包了饺子,他只怕只能远走冀州了。
可以说,兵力不足,是袁术最大的软肋,也是让他在九江之战和第三次徐州之战处处受压的原因,如果不是前两次徐州之战他损失了过多的兵力,他不可能憋着这么一肚子气,而且寿春现在算是他想动员兵力,也很难在对寿春军进行补充了。
原本富庶的寿春,养活几十万兵员绰绰有余,现在呢,壮丁被消耗,别说兵力不够了,是粮草都快难以为继了,算这回帮了曹操,给了他粮草,而曹操也按照约定把下邳、广陵、彭城三郡让了出来,可是战火之后的徐州,对他的补充真的能抵得了他支援曹操的钱粮吗?
别忘了,早年间的袁术也是带兵大将,只不过近些年才退居二线,所以他明白带兵的痛苦,当兵的张嘴要粮,你给不了,平时还能相携别的办法,可是战时,那可是要兵变出大乱子的。
这件事袁术必然会放在心,甚至做出权衡,让曹操不仅在徐州利益分配做出妥协,更需要杨弘在曹操面前,在粮秣的事情尽可能的促使曹操做出妥协。这件事曹操会如何回应刘澜无法知晓,但是如果他知道了,最终做出了妥协,那么曹操肯定要被袁术和杨弘狠狠宰一刀,以曹操的性格,为了大局,他能做出任何妥协,甚至哪怕放弃对徐州的所有利益,曹操能做出来,可是他心里若不窝火是绝不可能。
甚至曹操可能为了粮草,而假意对袁术做出承诺,等徐州之战结束之后,再假意做出一些摩擦,然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解决袁术这个威胁,谁让他那么不是东西,让他一点好处都得不到呢。
这世反目成仇,不是分赃不均又或者是断人财路,袁术为了自己,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来,而曹操为了自己,也做得出任何疯狂的举动。
现在的两人,活着都担惊受怕,到时候外部的,最少的明面的威胁刘澜不存在了之后,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反目反目,不得不说,袁绍在这一点是真的左右逢源,而刘澜则有些小白,如果他的人际关系能像袁绍这样,现在看戏的指挥是他,可他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袁绍闷声发财,而他自己则要不断面临着各种危险与挑战。
不过两人最终能否反目,其最主要的还是看袁绍到时候会不会翻脸,如果到时候袁绍翻了脸,那么两家依然会继续合神作书吧下去,不过刘澜可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两人不仅要翻脸,还要和袁绍翻脸。
可以说,刘澜这一仗,不仅要保住徐州,还要让曹操与袁术,曹操与袁绍,袁术与袁绍彻底翻脸,没有再次联合的可能,他要分化他们,让自己占据先机,甚至是闷声发大财。
这事有些难?
其实一点都不难,首先三人并非铁板一块,三人有着各自的利益与冲突,只要能够准确把握,只要能够对他们进行分化,那么三人反目是极有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