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初战交锋(54)-第2/3页
张飞在军事上,以退为进,而他在政治上则必须以进为进。
想要得从龙之功,就必须要付出与之想匹配的风险。
张飞这样的布衣懂,甚至他有今几,对他一个出生市井的商籍贱命来说已经是赚来了,怎么看都不赔,但他嘛,就不一样了,豫章太守,还是半个豫章,高不成低不就,还不放下身段,抓住这一机遇,以后可就在不会有机会了,毕竟他知道自己,虽然有乃父之风,却永远不可能达到其父的高度,连他父亲都没有办到的事情,他有这么可能让家族一跃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大户,可如果有从龙之功,那可就大大不同了。
这个问题挥之不去,如同张飞撤回南昌一跃是他心中所无法回避的,也是他心中现在最为重视的,甚至张飞目的如何他根本不关心,他更想要怎么去说服家族的伯父,让他们能够帮助自己,举家族之力来帮助刘澜,这可不是像他们所说是再博赌,反而更像是在投资,他们是不会理解日后的回报会有多大,但他明白!
现在的天下大势,已经渐渐变得明朗起来,孙策这一败,再加上现在刘澜和袁术的态势,后者必败无疑,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袁术已经全面落后于刘澜,反败为胜的可能几乎为零,而刘澜呢,更不会主动冒险,他会逐渐蚕食袁术,他当时所说的一整套灭袁计划,让他激动。
滴水不漏,这才是其能够真正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别看这里面一直都是以防御为主,看起来是很被动,可就如刘澜所说,这被动却是更为主动,一旦刘澜在濡须水站住脚跟,那么逐渐向北蚕食,绝不能急躁,急则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这样他就又陷入被动之中,一人独扛二袁与曹操,迟早他都会被这三人拖垮。
所以他口中这个机会,听起来很难找,更难等,但不用急,因为他可有在此之前,先将南方扬州各郡收为己有,如此就可以耐心等待,一旦时机出现,便立即出兵淮南钱粮重镇合肥,只要能拿下合肥,就等于断袁术一臂,没有了合肥,袁术也就再无可能与其相抗衡,那时候刘澜不仅可以借助合肥的钱粮壮大自己,更能以此地为根基,继续向北方的寿春蚕食,并且伺机寻找攻打寿春,彻底消灭袁术的机会。
这是刘澜的野心,以他现在的军事实力,其实完全可以不用如此谨慎的,但他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这就使得淮南之战,那个‘机会’一旦出现,刘澜势必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而他之所以如此谨慎,同样让他预感到,刘澜的野心不仅仅于此,他心中一定还有着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只不过他不知道,刘澜也不可能向他透露只言片语。
可他却清楚,取得淮南,使得扬州与徐州彻底相连,接下来他要做的,就只有北上逐鹿中原,所以他才会说从龙之功,因为他已经预感到了刘澜的真正野心,既然如此,他有如何能错过这样的天赐良机?
说实话,家族的几位伯父们说的也有道理,在诸侯之中,刘澜不是实力最强的那一个,跟着他并没有什么前途,但他却知晓,其他几大诸侯,却也没有他的立锥之地,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从朝廷来到豫章。
留在那些人的帐下,他最多就是一黄门侍郎,出外,也不过一郡郡守,可到了刘澜那里,他便有了振翅高飞的可能。
放开胆量,壮着胆子和刘澜搏一份功名,这是他母亲看到的,也是最诱人的一个选择。
但家族却给他除了一个二选一的难题,现在好了,张飞来了,所有的苦恼都随之而去了,不用再想其他了,他可有直接回绝家族那些守成之人的持重之言,去为自己闯一份功名,为家族闯一份光明。
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能够唯一能够看到的希望,他决定出兵助张飞,何尝没有助张飞的意思,在他面前留下一份恩情,虽然人少了些,还有条件,可对于现在的张飞,又必然是雪中送炭,何况现在张飞还就在南昌,很多情况他比谁都清楚,也能理解他的苦衷。
虽然有了他这不到一万多人相助如同沧海一粟,不值一提,但却对正在耐心捕捉战机的张飞来说,在对付颜良时,却势必加大了筹码,有了底气,只要抓住了机会,自然就有了一站成功的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