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九章 新政恶政?-第2/3页
甄豫还未说完,就被刘澜打断道:“伯宁说的不错,朝廷出台的善政反而变成了恶政,反而加重了土地兼并。”
“这也是为何自古便有官逼民反而未曾听闻氏族大户地主逼民反一说。”甄豫笑着重拾之前话题,道:“再说土地既然为百姓私有,那土地在百姓眼中就应当如他们卖粮,卖菜一般,毕竟土地乃其所有,自然就要任凭他们的喜好随意购入或者出售。”
“可是他们要是卖了的话,不是没饭吃了吗?”刘澜弱弱的问道。
“可他们为什么要卖?”
甄豫好整以暇的看向刘澜道:“若是他们不卖就会被饿死。”甄豫没让刘澜开口,紧接着又道:“当然了还有另外的情况,那就是强买甚至是抢夺。”
刘澜点点头,只听甄豫继续道:“所以说德然要做的就是阻止强买这类事情的发生,至于百姓卖地却不应当加以限制,而且对于有些氏族的土地过多更不能激进充公,反而应当当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刘澜眼前一亮,但随即又摇头道:“阻止了强买又能如何。百姓依然无地可种。”
甄豫满意的笑了笑,道:“德然可知。大多氏族与富豪并不会在乡里之间购地,非是他们不愿。而是乡里之民若要卖地,早有乡里内的富户买走,所以真正在乡里之间购地的氏族,多数是宗亲显贵,而他们购地的方法,又皆是强买强卖甚至是抢夺。”
“原来如此。”刘澜眼睛一亮,他好像明白了甄豫要说什么,更好像在百万麻绳中找到了绳头,但这一切看似即将拨开迷雾。但他却又陷入到迷茫之中。
“对。”甄豫点头道:“越是这样的人,越是这般可恶之人,德然处理起来反而又须慎之又慎,要在不动武的前提下将这些氏族手中的土地以平价购得,再以平价卖予百姓岂非良策?总好过与氏族成水火不容之势。”
“原来伯宁是来当说客的。”刘澜苦笑道:“只不知是何人请动了伯宁。”
“没有人。”
甄豫见他终于松口,暗地里轻舒一口气,道:“平等、平均、一致、一体、无差别、无不平,有它的可贵之处但也有它的空洞与乏味之处。世间本就无法消除人与人的一切差异,包括贫富、强弱、寿夭、智愚、勤懒、城乡、官民、肤色、南北方、男女、健康与病残……官府应该做的是既鼓励强者勤者。又保护弱者,避免差异的恶性扩大。
“德然不可能抹掉一切差异,如德然新政,虽然是在扶持自耕百姓。但换个角度难道不又在刻意打压氏族富农吗?虽乃善法,却与历来赋税之令背道而驰,非但如此。德然更是在赋税之中免收布锦,如此一来。非但无法使德然充实府库,反而还会入不敷出。而且德然又几曾见过在小块土地耕神作书吧之自耕农以耕种而致富的?所以说德然所颁之法虽看似是良法。实乃华而不实,徒有其表。所以说拥有土地并不是罪恶,可恶者皆那些强取豪夺之人,但对这些取豪夺之氏族德然却又不能过于激进和蛮干,如之前所言当以平价购置在转让与百姓。”
他顿了顿又道:“如豫所言,德然此令非但不是良法,反而还会使百姓怨声载道,是也不是?”
“是啊,却不知这又是为何?”可以说这是刘澜最最不解之处了。
“首先当百姓得知德然对富农与氏族抽取重赋,他们虽是地少者反而会比这些富户更加对投资土地缺少热情,因为什么?因为他们之中莫不是期望者以耕种而改善生活,而这边是他们反对新政的原因,再加上氏族挑唆,自然十分排斥新政此乃之一,其二,便是拥有大量土地之氏族,富农,中农得知官府收取如此重税后,必会有隐田之事发生而躲避重税,如此便成为土地收获之不稳定因素,更会使百姓在田地间少花费一点是一点,因为他们不管如何努力耕种,都会被收取重赋。尤其是那些小氏族们,他们得知自己辛苦努力所获得的收成皆被官府所征,自然会对土地失去投资热情,到时池塘沟渠淤塞也罢,堤岸田埂崩垮也罢,他们若是不去挖掘,不去修补,不去管理,那么田地便会因此瘦下去,如此年长日久之后,土地自然退化,到时德然这善政便成了恶政,岂不是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