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援徐州-第2/3页





    “诺。”众人齐齐说道。

    一行人迎到太史慈身旁,未至身前,太史慈便疾走数步,拱手施礼道:“德然公安好,众位将军安好。”紧接着又道:“我本在黄县苦候,今早本欲来见德然公,不想德然方到一日便即提兵而去,我一听说,便急忙赶来,这一路好赶,可算赶上了。”

    刘澜忍俊不禁,道:“我若知子义在黄县等候,又岂能离去。”一脸茫然,道:“子义不是前往秣陵刘繇处了?怎又会在此出现?”

    太史慈神色变幻,虽然只是很快恢复正常,但依然被刘澜发现,只听他说道:“慈本想先返回黄县辞别老母,可在家住了三日,也想了三日。”

    毕恭毕敬对向刘澜施了一礼,道:“德然公为徐州之民东西奔走,更不惧风险,若子义一走了之,心何能安?欲与德然公一同前往徐州,尽些绵薄之力,待徐州之难一解,再前往秣陵。”

    “子义当真是仁义君子。”刘澜佩服道:“既如此我们便一同前往徐州。”

    “多谢德然公。”太史慈暗松口气道。

    “子义不可。”

    刘澜摆手道:“自都是为了百姓苍生,该是我替徐州百姓谢过子义。”

    “子义与主公便不必互相谦让了。”

    徐庶笑着打断二人道:“子义,你与主公意气相投,而且你的能耐也是主公深知的,何必非要前往秣陵,不若一直留下吧。我想主公必不会亏待你的。”

    张飞也说道:“子义,要让俺说去哪不都是一样,你便留下吧。”

    刘澜一直偷眼观察太史慈,见他面上闪过一丝心动,随后却又犹豫不决,冲着张飞和徐庶笑骂。道:“这件事你二人不可再提,不管子义是走是留,皆是我等良朋知己。”看向太史慈,从容说:“子义若愿意留下,那是某的福分,不愿留下,我们也是知交的好友。”

    他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道:“不管日后在秣陵如何,只要有用得上我的地方,我定鼎力相助。”

    随即面容一肃。又道:“若是我听说子义有难不和我提,那么子义这个朋友,我可是就要断绝了,因为你没有将我当做知己。”

    太史慈心中感激莫名,就要答应刘澜留下,但想到刘繇,只得双手一摊,神作书吧无可奈何状道:“德然公。非是子义不知您对我恩德,也非子义不愿留下来。实在是我已经应承了刘正礼,若不去,恐失信于人,子义又如何能做这种不义不礼不信之事,还望德然公见谅则个。”

    刘澜点头赞许,心中却在淌血。道:“子义说的正是,正所谓君子一诺重逾千斤,失信的小人,又岂是你我大好男儿做的事情。”

    许褚在一旁早已皱起了眉头,怅怅不乐。道:“主公,子义将军如此英雄,不留下来当真可惜。”看向太史慈道:“子义将军,正所谓良禽折木而栖,子义将军……”

    “仲康,不要再逼子义将军了。”他看向太史慈,喟然长叹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刘澜的不舍谁人又看不出来。

    “德然公,子义……子义……”太史慈心中激动,但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刘澜惨然而笑,道:“子义,不用说了,我还是那句话,若以后用得着刘某的,一定要告诉我。”

    “德然公放心。”

    “好。”

    刘澜点点头,笑道:“子义,我说句不中听的,日后若是刘繇无有识人之明,而子义又欲离开,我刘澜扫榻以待。”

    “德然公如此看重子义,子义如何不感激戴德!”太史慈转向刘澜,一躬到底,道:“若真有这么一天,子义必定结草衔环以报恩德。”

    ~~~~~~~~~~

    刘澜抵达了徐州。

    刘澜刚到汉末的时候曾经在一张白帛纸张上写了这么一段话,我要同三国最牛叉的武人交朋友,要同最渊博的人相识,同这时代的枭雄人物做对头,只有如此才会觉得自己确实活在三国的世界中,若不然,这里的生活就会太过无趣,所以刘澜来到了徐州。

    当初那张被他早已焚毁的帛布纸所写内容几乎都已实现,而他的对头,也从最初的鲜卑人变成了袁绍,而如今更成为曹操,虽然与曹操的交锋早在离开雒阳之时就开始了,不过当时最少两人还保持着表面的友好,甚至在面子上还是比较和睦的,甚至在河北之战时,曹操也始终没有去功高唐,双方都能够克制,最终没有撕破面皮,可如今随着他抵达徐州,这仅剩的面具恐怕想不打破也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