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寿春之战(88)-第2/3页
~~~~~~~~~~
太史慈抵达庐江第五天。
自从昨天张辽攻城后,今日则轮到了张颌的部队攻城,连着三天的佯攻,庐江城稳如泰山,何止固若金汤四字可言,但这一切却都在三人的算计之,这个结果太正常了,想要强攻下庐江太难,这哪里是城墙,简直是又厚又硬的龟壳,他们三个人拿它是真的连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现在唯一的希望全放在了地道面。
太史慈微皱着眉头,关键地道能不能成功,这才是关键,如果最后同样失败,那么这么长的时间这样一直耗着,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
人吃马喂,这一天的钱粮消耗简直是天数字,所以在张颌攻城的时候,他专程来到地道口,进行催促,结果他还没开口,看到了张辽。
他是这次地道挖掘的主将,出现在次一点都不怪,反观太史慈不如看攻城的情况而到此,一定有目的,这一问果不其然是来催进度的,可这地道的工程量太大了,如果是想卖力气能成功,那又何须太史慈亲自前来,张辽自己把这一切都解决好了。
地道越挖掘越深,可是进行挖掘的士兵坚持工作的时间也因为地道的深入而氧气不足,坚持的世界非常短暂,这大大延缓了挖掘的进度,可对张辽却没有一点办法去改变,所以当太史慈还没有把最终的目的全部说完,张辽已经打断了他,虽然不太礼貌,但这是现实,张辽虽然没有具体说什么,甚至还打着马虎眼,直到最后太史慈着急了,张辽才不得不恢复了一句话,地道这件事情只要成功,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太史慈,在对他进行了一番保证以后,太史慈这才打马离开。
继续留下来也没有意义,返回军,正巧遇到了张北,他第一时间迎了来,张北跟仔细的给他说着眼下得战况,听他介绍是一种美好,他能够记得每一处细节,而在为张颌介绍战果时,他有把自己当时的想法一并说出来的习惯,身为前线指挥,这或许没什么大不了,也算不了什么,毕竟他们都能,毕竟不是自己在指挥,风凉话谁都可以说,可是张北不同,他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里边,并且其会有一些大胆的倡议,发人心省,而这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他习惯了聆听,在他身能有收获,真正的良师益友,而在他的口,居然有一次机会能够攻下庐江,但最后白白错失了机会,可张北却并没有遗憾,或者说包括指挥攻城的张颌在内,因为这本来是佯攻,所以他没有再加一把力,但也因为多次出现了这样情况,让张北对庐江城防了解更深了,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如无特殊情况,一切会变得越来越好,哪怕地道功亏一篑,因为他们是有些直接攻下庐江的机会的。
“好了,不要再想这些了,下去休息吧。”太史慈说完往自己的大帐走去,而张北也摇摇头,他想拒绝,继续留下来,可最后还是跟了来。
太史慈好像长了后眼一般,说道:“我们的情况你也清楚,为了这一仗,我可是在主公面前立下军令状的,不论如何我都不能辜负了主公对我的厚望。”他咬着牙,一字一顿说道,这一仗只能胜,不能败。
张北没有回应,但是他清楚太史慈的决心,其实这也说不决心,没有后路可言,他谁都指不,也借助不,只能靠自己,靠他靠帐下的士兵,可是现在他却毫无办法,有力却无处使,这是什么痛苦的感受?
也难怪将军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他算对二张有什么不满,算他心有火,也只能忍耐着,发不出半点脾气,甚至还要装出一副很平静的样子,做给同僚看,做给自己看甚至是帐下看。
他累吗,能不累吗,可是他却必须这样,赶快一点吧,这是张北的真实想法,了战场,让将军痛快的发泄,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被憋坏。
~~~~~
将军,张勋带兵休息,但是他派出的斥候在天快黑的时候返回了:“将军,我们侦查到夏侯惇败军又有了异动。”
这番话瞬间让张勋清醒了过来,而他身边的偏将确实立即哼了一声,道:“不知死活,既然他要来送死,那好,我们成全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