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寿春之战(60)-第2/3页
根本就不必这般苦口婆心地劝说袁耀,他虽然战败了,但是并不足以说明他就一定是叛徒,这是很好理解的一个道理。
不能因为他失败了就说明他是坏的,而要找出这些人其实非常容易,首先要看他们投降对他的利益,或者更简单的说要看到他们是为什么造反,纪灵找不到造反的理由,他的身份在寿春是什么,是大将军,还能有什么地方给他这样的官职,还能有谁像袁术对他如此信任?
没有,全天下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有这样的地方,这个道理他看的非常明白,就好像关羽,夏侯惇他们如果改换门庭,可能会受到现在同等的重视?
不说这两人,就说吕布,他的结局不就是这样吗,像他们现在的身份,天下哪里都不会再有他们的容身之地,就算有也没人敢再重用他们,试问他纪灵如果连袁术都反了,这天下还有谁不敢反,这就是白眼狼!
所以要反出了像吕布那样自立门户,不然就压根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而自立门户纪灵深知自己的能耐,也清楚帐下这几万乌合之众不可能成气候,所以他要是当了叛徒,最后的结果肯德是无路可走,这天下之大,最后却不会有他哪怕一条活路。
纪灵非常清楚自己的现状,所以袁耀说杀一儆百他是完全没有任何意见的,但如果是杀他儆百,警示后来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那样不仅不会有效果,反而还会让很多人寒心,而对那些朝秦暮楚之辈也没有任何警事作用,所以要除根也不是他。
在寿春,谁都可能投敌,但只有二人不在这个范围之内,一个是他纪灵另一个则是张勋,位极人臣,他二人投降的概率太低了
但如果让他说,谁的可能性最大,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说出几个人的名字来,比起袁耀的大撒网式的猜测,同样纪灵虽然也是猜测,但他的猜测可就比袁耀靠谱多了,寿春这些人他可是太了解不过了,尤其是那些豪族,只是他不能乱指乱说,牵涉太广,但他清楚,他指出的十有八九有问题。
可这终归不是普通草民,他们的生命可不等同于蝼蚁想杀就能杀的,袁耀的想法天真就天真在这里,与这些人暗通款曲可能是一般人?
最典型的例子,刘澜入驻徐州不就是因为陈登和糜竺两大世家暗中投靠了刘澜,引其入徐州,不然又怎么可能扳倒陶商陶应兄弟。
反观寿春,同样的道理,这些人要做出类似的事情,别说是袁耀了他和张勋也改变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寿春被他们这些人卖了。
但越是这些人,越轻易动不得,他们掌握的资源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就算是袁术也得礼让三分,更何况是袁耀?
这年头杀人很容易,杀人不容易,黔首小民很容易,氏族世家很难,所以要清楚你的敌人是谁,你的朋友拉拢的对象又是谁,只有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还是那句话,只要是世家就睁只眼闭只眼,而是黔首小民,就算把他们全部处斩,也不会有什么大碍,从古到今,黔首小民造反有几个成功的,没有。但世家呢?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威胁!
你说你该如何以儆效尤?别说把他们全部处斩了,就算是杀寿春一户世家,他们可能就集体反抗,这样的局面一定是那些心怀叵测者最希望出现的局面,而被害之人,还有可能是清白的,真正有心思造反,他们会把自己隐藏下来,构陷忠诚,因为这样一来,天子也就彻底变成众矢之的,也就会有更多的人起来造反。”
“可怕,太可怕了。”错了。袁耀吓坏了,他是彻底被纪灵给唬住了,其实如果纪灵不说徐州的事情,可能他只会把这一切当个笑话来听,但徐州的事情吓坏他了,在寿春谁会是陈登谁又会是糜竺?
太可怕了,真的是太可怕了,原来他以为一杀了之的事情,没想到会变得这么复杂,没想到在寿春已经称帝的父亲,却有这般的无奈与无助,而他就更身不由己了。
杀人从来只是最后的选择,是无奈之下的选择,聪明的人,首先要懂得借刀杀人,也就是分化他们,让他们自相残杀,只有这样才能够坐收渔利,只有联合一部分对付一部分才能有胜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