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寿春之战(12)-第2/3页





    “我们决不能冒险。”董承打断了王子服,道:“虽然太尉有这个可能,可你不要忘记另外一人。”

    “谁?”

    “伏生之后,不其侯伏家!”

    “说起伏家,那无人不要倒吸一口气,这世真正的名‘门’望族很多,传承几百年的家族更多,可似爵位与侯国能够世袭八代之久,整个大汉朝也仅此一家了,而且伏家现任家主更是取了桓帝尚阳安长公主为妻,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不其侯伏完的‘女’儿伏寿乃是当朝皇后,而董承的‘女’儿,不过是贵人,你说天子既然暗对吾下血诏,那会不会也同时向不其侯也下了血诏呢?”

    董承有些拿捏不定,但王子服却直接摇头,信誓旦旦道:“这种事绝对没有这个可能,国舅可仔细想想,不其侯早在三年前已经把印绶缴辞去了辅国将军,现在不过是挂了个虚名的屯骑校尉,无官无职,和国舅起来,除了声望响一些之外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而且不其侯虽然与您同样是外戚,更属于关东氏族,可他毕竟出自徐州,在许都以及三河的影响力您也强不到哪里去,如果天子真打算让两位同时发力对付曹‘操’,那绝对是一早会通气的,让您二人齐心协力,所以我觉得这件事不其侯的可能‘性’不大,杨家的可能‘性’反而不小。”

    杨家有实力也有着无与伦的世家背景,凭借他杨彪的资历和威望,不管这次刺杀成功与否,如果我们能劝说其站在我们这边,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他杨彪的威望迅速聚集一批有影响力的朝臣在身边,这样一来成功的可能‘性’只会更大。“

    王子服的话很有道理,他董承也清楚自己的情况,并没有多少影响力,但是杨家不同了,振臂一呼,不说整个天下吧,但也会像袁家一样,半个天下都会跟随,也是杨彪与袁氏兄弟不一样,一心忠于汉室,无意于此,不然成为一方势力,非常容易。

    袁家五十三公,‘门’生故吏因此走仕途如过江之鲫,可同样四世三公的杨家,又何尝不是如此,‘门’生故吏也如同天繁星,如同他摇旗呐喊,别说是关西的氏族了,算是关东、三河的氏族,也要马首是瞻。

    要不然现在坊间也不会说,流传那么多的风言风语说什么曹‘操’必败于袁绍之手,只有杨家才能力保汉室,杨家这块金字招牌,分量太大了,全天下人都看得明白,董承又如何能不深谙此理,可是杨彪如果当真有这个心,他早行动了,也不会等到现在,或者说曹‘操’也肯定清楚杨家的分量,所以他一定一直盯着杨家呢,绝不可能允许杨家有任何异常,如果这个时候王子服到访,可能会立即引起曹‘操’的警觉。

    这一点是董承最害怕的,如果这件事只是自己一个人牵头,那大不了一死是了,可事关献帝,他们这些人被捉,谁能熬得过酷刑?

    别看现在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一旦事情败‘露’绝对不会出卖任何人,可他太清楚酷刑的滋味了,连那些死士都熬不过去,何况是他们这些人呢,他可不想因为粗心大意最后拖累了献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本来计划由虎贲直接行动,现在虎贲也被曹‘操’控制了,而且经过这次暗杀,以后曹‘操’会更加小心,你说现在这个情况下,还能有什么办法?”王子服有些生气,原本他们的计划是天衣无缝的,说服王越刺杀曹‘操’,毕竟在汉代像三公这类官员如果‘私’底下朝见天子,是要在虎贲甲士执锐利武器左右相挟的,而这个时候只需要买通其一人令其突然行刺,是完全可以轻松取了曹‘操’‘性’命的,只要安排妥当,到时候所有人都可以避嫌,让其自领罪责,但现在看样子是彻底没有这个机会了。

    如果连他认为的最后希望杨家都不能去联系的话,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来对付曹‘操’,难道真的只能靠外面的诸侯势力了?

    董承眼突然‘射’出数道‘精’光,虽然王子服说的不假,可是把一切都‘交’给王越也未必是对天子最大的保障,毕竟虎贲是天子禁军,真要刺杀了曹‘操’,一旦曹‘操’帐下的那些将领和士兵报复起来,难免牵连到献帝,所以他再一次对王子服强调,这一次我们的目标不仅仅只是除掉曹‘操’这样简单,同时还要保证天子的安全,没有这最后一点保证,我们的计划永远不能启动和施行,这一点你必须要记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