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寿春之战(2)-第2/3页
“本来我已被任命为丹阳太守,可现在丹阳在刘澜手,无法任,便来冀州瞧瞧,顺路再探望下侄儿。”
袁谭当然知道袁胤的来意,也不点破,便笑道:“侄儿与叔父一别,也有七八年了吧,正好侄儿还有很多易经的学问不甚了解,今次正好可以好生像叔父讨教了。”
“说起京易,兄长的造诣可在吾,叔父我可不敢误人子弟。”他笑着说到:“对了,你父亲现在的身体如何,还与当年一样硬朗吗?”
袁绍年逾半百,在这个年代他这个年纪已经等于迈入老年了,袁胤询问也是关心,可袁谭不会这样认为了,毕竟虽然都是袁家后人,可袁胤却是在袁术帐下效力,说白了是属于敌对的,哪有什么兄弟感情,说道:“家父身体相当好,多谢叔父关心。”两人一路说着闲话,很快便来到了刺史府。
二人走进太守府,直接到了议事厅坐下。
袁谭吩咐丫鬟送来了瓜果糕点,当然还不忘备好热茶,袁胤喝了口茶水,后才问道:“这徐州之战已经打了半年多了吧,不知道这战事还要打多久,丑渐渐不知何时会南下广陵,一鼓作气消灭刘澜啊,嘿嘿,实不相瞒,叔父我这个丹阳太守当得实在是窝囊啊,治所一直被刘澜所占,整天无所事事,现在啊盼着本初兄长能一鼓作气击败刘澜,我好去丹阳赴任。”
袁谭慢慢喝了一口茶,这才不慌不忙道:“叔父,有些事情你来问我还真问错人了,这军务啊,我是没有资格参与的,不然的话您也不会在临淄见到我,不过虽然我不知晓军务,可一些风声还是听到了的,徐州之战啊可能已经到头了,此罢兵,双方停战,至于刘澜嘛则放弃被占领的土地,而我们呢则撤兵回河北,所以可能您的希望要破灭了。”
“什么,本初要撤兵了?”袁胤还是有些不相信,担忧道:“不能撤兵啊,那刘澜乃奸邪狡猾之徒,若本初兄长现在撤兵回冀州,那青州和徐北可在刘澜的威胁之下了,一旦刘澜再度出兵,这半年耗费的人力物力,岂不是都付之流水了?”
袁谭叹了口气,一副痛心疾首,道:“叔父说的对,可父亲的决定,谁敢不尊啊,叔父如果到了邺城,一定要说服父亲,让他无论如何都要出兵广陵,夺下丹阳。”
“我,本初兄长又怎会听我的。”他先是楞了一下,然后自嘲道。
“怎么不会,我父亲最终兄弟情义了,叔父如果开口,父亲必定会同意的,对了叔父,刚才您还没有说,这次到邺城到底是所谓何事而来,不会只是为了来探望家父的吧,真这样,公路叔父那可能也不会放行吧?”袁谭一直笑呵呵的和乖宝宝一样,可这个时候他却突然嗓门一提,眼神一冷,胡人问道:“还是说是袁术叫你来得!”
之前他称公路叔父,之后又称袁术,这口风的变化其实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之前是按照家族的规矩,把你当做长辈,可这旧既然已经叙完了,接下来是敌人对敌人了,没有了叔侄的情分,大家分属敌对,也没有什么那么客气的。
“是,但也不是,其实啊,我来此,是有要事要跟本初兄长说的。“袁胤也不隐瞒,坦率地说道:“今次我来此,是因为袁术议事时已经明确的表达了称帝的野心,甚至他都已经把国号都想好了。”
“居然有这事?”其实称帝的事情,袁谭早有所耳闻,不过不是袁术,而是父亲袁绍这边,每日里都会有不少人在教唆,其同为他叔父的袁叙最为活跃,甚至都表建议父亲称帝了,可父亲最后还是拒绝了他们的提议,只是没想到父亲这么大的实力都没有想称帝的事情,袁术居然已经筹备好了一切。
“是啊。”袁胤大致说了下寿春的情况,叹道:“难道贤侄以为有何不妥之处么?”
“恕侄儿愚昧。”
袁胤说道:“昔汉高祖不过泗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袁家当应天顺人,正位九五。”
“吾袁家正位九五虽然不假,只不知该是冀州还是寿春?”
袁胤摇了摇头,苦笑道:“贤侄这想多了,其实这件事非常简单,不管是冀州还是寿春最终称帝,都是我袁家正位九五,可以现在本初兄长的实力,最终笑傲天下的机会是最大的,可是在立储这件事情,却一直有人作梗,到时候本初兄若为天子,而贤侄你却难为太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