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徐州之战(314)-第2/3页





    他不知道如何回复曹操的使节,当然也不会立即给他自己的态度,让他退下之后,袁术叫来了自己的心腹,但心腹已经从沮授变成了荀湛。

    很多事情一直在发生着改变,河北士人他当然还很重视,可在支持大公子的事情,袁绍不得不为日后考虑,沮授自然也失去了他的信任,虽然他并没有因此远离枢,但类似的事情再出现后,袁绍再也不会找他来商议。

    荀湛到来,这段时间他的重心一直都在徐州战场,而从一开始,他自然也是完全站与曹操联盟的,但现在徐州战事却变成这样一个局面,荀湛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可有些时候,尽人事听天命,沮授已经做到了最好,他和田丰的情况其实完全一样,只是运气差了些,不然的话,刘澜又怎么肯能凭着风雪躲过此劫呢?

    但当荀湛来到袁绍书房之后,得到的答案却并非如此,当听到袁术打算称帝,而曹操希望袁绍在其一旦称帝之后能够出兵平叛之后,荀湛沉默了,最少他没有第一时间给出自己的想法。

    不同于田丰的泉思如涌,也不同于沮授胸有沟壑,当袁绍将一件事情说出来后,二人能够第一时间想出解决的办法,田丰泉思如涌,但更多的则是要冒一定的风险,也是说他的计划,每一次胜算只有不过六七成,但如果成功那绝对是付出非常小的代价取得胜利,而一旦失败,在他的补救之下也会尽可能的少损失。

    而沮授和田丰则是一个极端,他是万事求稳,没有八成把握的事情他是绝不会做的,所以沮授定计一定是谋后而动。这一点荀湛其实和他如出一辙,但荀湛显然在能力是要沮授差了几分的,最少他每一次都会在思考许久之后才能给出一个答案来,而这个答案虽然也和沮授一样滴水不漏,但瞬间能想出的计策和需要思考一些时间才想出的相似计策,显然沮授要在其的。

    但沮授肯定不可能再受到他的重用了,反之荀湛虽然定计慢了一些,却也足以让他信任。

    荀湛进入了房间之内,房间内此刻除了袁绍一人外,还有袁尚,袁绍特意把他叫来,虽然他暂时不可能给什么好的建议,可在一旁先旁听着,对他也算是一次不错的经历,对他也算是一次成长,对他日后只会有利。

    袁尚神情非常严肃的站在袁绍身后,他几乎是与荀湛同时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只不过起荀湛他显得更为不成熟,瞬间变得紧张,甚至当袁绍看向他时,他都没有察觉到父亲的目光投射过来,可想而知他此刻的内心是有多么的焦虑。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的,他到来和荀湛来之前在考虑的完全是接下来徐州之战的发展方向,刘澜退往广陵之后,是否该继续南下,但是当二人听到袁术会在近期称帝的消息之后,二人都知道,一切将会发生改变。

    他们瞬间想出了好几种应对方法,但各不相同,人本是这样,思想不同,甚至会因为到一些特殊的原因来选择他们自认为更有利的选择,好像此刻,袁尚更希望攻打袁术,虽然他是自己的叔父,可自从伯父袁遗为袁术所害之后,已经结下死仇,哪怕袁术同样是他的叔父,但他宁做出杀害自己兄弟的事情,那他应该明白有一天他要为自己犯下的累累罪恶接受惩罚。

    袁遗乃是袁隗之子,袁绍袁术兄弟都要喊其一声叔父,曾先后出任太尉与太傅之位,位列三公,天下闻名,可是袁术却一点都不顾念兄弟情义,虽然袁遗之死并非袁术亲手所谓,他乃是死于乱军之,可造成这样结果的不正是袁术?这份深仇又怎能不记在袁术的头。

    这一点,袁尚是非常赞成与曹操一同出兵讨伐袁术的,至于刘澜,他一句成不了气候了,解决了袁术回头再对付刘澜也不迟。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荀湛却又着自己的顾虑,或者说他更希望可以先解决刘澜这个心腹大患,袁术的事情完全不必操之过急,只要他一旦称帝,那么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算我们不去解决他,他也很难在世间立足,所以他真要称帝了完全不足为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