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徐州之战(309)-第2/3页
曹‘操’的想法和计划很清晰,战争并不是非要杀个你死我活,在战场之外的地方同样也是战场,尤其是信息,谁能掌握更多,谁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以往因为信鸽的优势,刘澜一直压着他们一头,而现在大家都没有了眼睛和耳朵,完全是在漆黑的过程之下进行,这好像是双方陷入到‘混’战之,这类的‘激’战,真没多少人能知晓最后谁才是胜利的一方。
而起刘澜的主队退缩,他们显然是更为积极的一方,这对士气有着很大的帮助,如果刘澜一直留在吕县,那么十有**会是继续僵持与对峙的状态,但他清楚,如果那样的话,刘澜会陷入到被动之,是完全有利于他们的,但如果是退往广陵,那刘澜可能掌握主动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澜撤退是极有可能的,而且他撤退的时间点也一定是在他们出兵吕县之前。
这个是很难把握的,但只要密切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那么刘澜一定能够及时撤离。
所以这一仗,难点在这里,证明的‘交’锋他求之不得,可如果刘澜要走,还真不好拦他,所以说从一开始当丑提出他去截击刘澜的计划时,他虽然赞成,却也清楚,难度是非常大的,不是他拦不下刘澜,而是刘澜根本不会给他拦下他的机会。
有一点是很多人可能都会忽略的,以为大力清楚了信鸽之后,刘澜不可能再通过飞鸽来传递消息,但别忘了这里不是兖州也不是冀州,乃是徐州,刘澜经营徐州这么久,不敢说每一名百姓都会成为刘澜的眼睛,但最少徐州城内外发生些什么事情,刘澜想要掌握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刘澜要避开他们,甚至是提前离开是极有可能的,因为他压根不需呀斥候去查探他们的情况。
部队一路向东南而来,徐州修建的官道非常宽阔,以前的官道都是按照车辙,方便马车通行,但徐州的官道却彻底改变了传统,不解价款了官道,还把官道分为了两段,一左一右,泾渭分明,要去下邳只能使用右边的道路,而前往徐州则为左边。
这样的道路,他一句见怪不怪,在这次前往徐州之后,到处可见这样的道路,不管是沛县还是徐州城内的道路,刘澜把传统的直到,官员甚至是方便士兵通行的快速道全部取消,改成与管道一样的道路,在城内也是如此。
这对百姓出行是一次大大的提升,方便了百姓,但是对于官员以及士兵们来说,真如果遇到什么突发事情时,百姓占道可能让他们的行动变得缓慢,对此曹‘操’是不会在许都和兖州效仿的。
但是官道使用的话,却无疑能够使通行的速度加快几十倍,而这则是非常让曹‘操’喜欢的,只是快速通行的官道相对来说也有其一定的弊端,对出行方便的前提是对敌军入侵也大大提升了便利。
好像他们此时使用的徐州官道,便成为了他们消灭刘澜的快速通道,可能这一点连刘澜自己都没有想到,所以这样的官道虽然很好,也富有效率,但曹‘操’同样是不会在短时间内在许都推行,除非什么时候危险彻底消除。
这一点,曹‘操’和刘澜的想法有着相似之处,好像刘澜对于双边马镫以及马蹄铁的态度态度十分坚决,他当然清楚这两人一旦出现,对于龙骑军以及近卫军骑兵将会是一个质的提升,但刘澜却一直压着,没有制造出来,道理非常简单,是在制作出来的同时,也给了敌军模仿的可能,试问以他现在的情况,真要拼财力,又怎么可能是袁绍的对手。
而有了这两样,在选择骑兵的时候范围会变得更广,而马蹄铁也会让战马的耗损减少几十倍,所以说着两元物事,对他们的意义非常大,但对其他诸侯意义却更大。既然做出来得不偿失,那么还不如藏着掖着,等待时机成熟再大规模生产。
在只有单边马镫的大环境下,骑兵的选择,最被人看重的还是骑术,而要把一名‘私’兵打造成一名骑兵,那这个消耗非常大了,可如果是双边马镫,骑术也不在多么重要,有马镫保持稳定‘性’,完全可以挑选一些箭术更高明但是骑术一般的士兵成为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