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徐州之战(308)-第2/3页





    自立还是待价而沽?

    但这一次,臧霸的选择,却让刘澜相信,彻底让其归心是有可能的,虽然可能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但最少他看到了希望,而不是之前,他连臧霸到底在想些什么都‘摸’不透,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把他派去了青州,没想到这一回因祸得福,现在他需要的是耐心,一举收其心。

    一天很快便过去了,从日出到日落,随着夜幕的降临,盯了一天的斥候们下去休息,另一批斥候去继续盯着官道,五六里的官道之迟迟没有动静,只有水声响起。

    在下邳,有沂水武水以及泗水,但在冬季里,下邳城外也只有武水会在夜晚结冰,而其它仍在流淌,他们不清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武水会与沂水、泗水有如此大的不同。

    但对于他们来说,三水有何不同没什么意义,也不会去研究,但前不久的陈宫却对三水下了一番工夫,当然他研究,更多的还是为了当时开通运河,将三水链接起来,至于三水有何不同也没有去更多的研究。

    陈登在水利尤其是灌溉这方面有着很多的经验,他在广陵太守的任,为百姓建起了数座灌溉设施,而刘澜所知,算是在后世也能找到这些设施,至于是否还在使用者,不是他所知晓的了,毕竟他没有亲自走访过,所以不清楚,如果是都江堰的话那不一样了,去旅游的时候才知晓几千年来居然一直在使用着。

    而陈登在水利方面的经验,也足以让他大获成功,当然有一个名字当他提出来的时候,也是把刘澜吓一跳,桃‘花’汛,这个因为是北方人,后世常常听说每年桃‘花’盛开之时便是黄河泛滥之际,而这日子的汛期,被百姓称之为桃‘花’汛,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南方居然也有这样的情况。

    而陈登的水利工程以及灌溉设施,则很好的防御着类似的情况,不建议有堵水蓄水,还有疏通,在刘澜看到陈登的这些工程之后,简直惊为天人,因为这可以称得是相当早期的的水库雏形了,只不过他所制作的规模要小很多了,类似于湖塘,被后世称为扬州五塘。

    而其最大的陈公塘,其周长九十里多,灌溉面积千余倾。有此五塘,便可知广陵为何能够成为徐州首屈一指的产粮重地了,这已经仅仅是广陵没有像徐州其他郡县那样被曹‘操’大规模屠城那般简单了,而是因为陈登修筑的水利设施,真正造福了当地的百姓,甚至在部署百姓家都为陈宫立着生祠。

    而他在广陵百姓口的口碑甚至刘澜还要高,对于此刘澜不会嫉妒,也不会害怕陈宫会不会是在收买人心,对于他陈宫和他所知晓的那些清官们没什么区别,因为他们是真正受到百姓爱戴的官员。

    当然曾经有一段时间刘澜因为义仓的事情虽然怀疑过他,甚至还派人去调查这些水利工程的情况,但是却并没有打消他的疑虑,道理很简单,水利工程只能说明他在这些事情为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可义仓却又让他觉得在为民谋福利时,他犯下了大家子弟几乎都会犯的错误,是太不把普通百姓当人了。

    黔首这个带有歧视‘性’的称呼,可能是他对待广陵百姓的真实写照吧,当时的刘澜是这样想的,不然的话义仓之事为什么陈登不亲自督办?

    但当广陵真相揭开之后,他才彻底明白自己误会了他,而那个时候他也到了广陵,亲自去参观了广陵五塘,不得不说陈登绝对是下过一番功夫才能够因地制宜兴建了这无座湖塘,首先要清楚广陵郡的地形,在他的难免是是烟‘波’浩渺的江海沼泽。

    所以不管是广陵郡内的城市也好还是亭里,他们悬着居住的地方,一定是地势较高之处,但地势较高的地方,往往意味着水源的短缺,可广陵却有并不是缺水的地方,而这才是真正困扰广陵郡百姓的关键原因。

    而陈登显然便找到了一直困扰广陵百姓的根本原因,并建造了五座湖塘来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缺水问题。首先他便四处走访,并且在一些缺水地点发现,前人其实已经有想到蓄水的想法了,甚至有不少百姓利用广陵山区高低起伏的地形,在这些地方修筑了数以百计的塘坝,蓄山洪、积雨水,可是因为规模太小,所能惠及的百姓听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