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徐州之战(299)-第2/3页
反观袁绍,虽然对他们的态度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可是他的实力却是最强的,如果要转投他人,那袁绍显然是最佳选择。所以我们现在与其投曹‘操’,等一年半载之后袁绍发兵曹‘操’再投袁绍,反倒不如现在直接投靠袁绍更明智。
四个人二二,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只好一起去找臧霸,让他做出选择,到底现在的臧霸已经不能以多年前的老眼光看待,越发成熟的他经过几年青州刺史的磨练,造诣不是当年的草莽野夫,心思更为缜密,看待一些事情的角度也更为独到,尤其是在四人明显出现分歧的时刻,他并没有直接表态,反而又推了回去,此事干系太过重大,一步走错,可能万劫不复,所以他无法表态,除非四人能够意见一致,最少也要有三人的意见一致,那时他会无条件的支持,可现在在没有达成共识之前,他是不会进行任何表态的。
麻烦又推回到了四人面前,四人为此争锋相对,可却又无法让对面二人转而支持他们,这件事也这样一直耗了下来,对于他们四人,臧霸无可奈何,虽然轻松化解了麻烦,但心还是非常的焦虑。
虽然现在看起来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可臧霸心里明白,现在的情况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明朗化,最少刘澜还没到必败的程度,想要反败为胜的可能不是没有,他不敢贸然做出选择,因为连他自己都看不出徐州之战谁能赢得胜利,甚至是曹袁留三人最后谁会笑到最后,他都不敢做出判断。
他在自己的营帐里,每日里都在分析着沮授的走向,忧虑、焦虑,刘澜接下来会怎么走,而他有该如何选择?
背弃刘澜,现在看起来好像是最好的选择,可是转头曹袁,难道对他也是好的选择吗?不见得,最少未必会留在刘澜身边好,未来的事情谁又能料得到呢,所以啊还不如一条道跟着刘澜走到黑,这人啊,败到头了,也是该他转运的时候了,现在的刘澜不是这样嘛?
当然如果刘澜的主力被消灭了,他会毫不犹豫的改换‘门’庭,但没有,所以他更愿意留下来,这险值得冒。
“咚咚咚。”
“要升帐了?”听到鼓声响起,臧霸下意识看向了徐州城,刘澜以及许久没有升帐议事了,今日突然响起的升帐鼓,让他预感到了可能会有要事发生,站起身,走出帐,翻身马,带着亲兵冲出辕‘门’,直奔吕县城内。
直到日落时分,夜幕笼罩下,不到正午便入城议事的臧霸终于返回了大帐,营内静悄悄的,吃完了夜食之后士兵们便陆续入睡,除了少数巡营之外,再也没有人走动,而臧霸则在辕‘门’前下马,牵马入城。
细微的动静惊动了孙观四人,依次出帐,他们已经等候了多时,等着臧霸回来了,虽然已经有转头他处的想法,可是只要一日没能成行,他们心更关心的还是接下来刘澜会如何部署,见到臧霸后,他们跟着他一同进入到大帐之,臧霸把今日议事的主要内容讲给了四人,瞬间四人的脸‘色’齐齐变得难看起来。
撤退一点也不意外,只是他们想着在撤退前商量好后路的结果却成了空,眼下该当如何,难不成和真的和刘澜一同退往广陵不成?
“宣高,这些年来,我们跟着刘澜,可到头来得到了些什么,今日他又要带着我们一同退往广陵,我们不能再被他骗下去了,趁着他忙于南撤广陵的间隙,我们正好离开,不管是去冀州还是兖州我们之后再商议。”
出现这样的情况,臧霸一电都不怪,如果这个时候他们不提这样的要求那才怪,可是退往广陵一事太过重大,他又不大可能不说出来,这让他变得有些头疼了,说服他们四人困难,可让他留下来同样困难,他不会考虑袁曹,最少在现在这个时候他不会考虑。
他虽然乃草莽出身,可也明白忠义二字的道理,如果要转投曹袁,最好的时机也是在青州的时候,可当时他都没有打印下来,这个时候,刘澜处于危险的处境,他这个时候离开,算什么?
忘恩负义,这可是要被世人戳断脊梁骨的,现在的他对于名声的看重远‘性’命更重要,他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说道:“我们几人,在一起十几年,今日如果你们有谁打算离开,我绝对不会阻拦,但要说服我离开,绝无可能,我已下定决心,与刘澜一道前往广陵,如果你们打算离开,现在走吧,看在多年兄弟的份,我可以保证你们的人生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