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徐州之战(292)-第2/3页





    自戮?

    “看来我得想些别的办法了,既然已经知晓了奉孝往这个思路思考,那么我想我们是不是可要分两步,如果奉孝这里走不通,还能朝别的方向努努力,这样算我们其一人一无所获,另外一人可能会有不错的结果。”

    程昱所谓的两步走,可事实是郭嘉已经率先走出了一步,而他要怎么迈出另一步,却始终没有头绪,但从个人因素,他更希望自己能想出一条更绝妙的计策来,帮助司空一战而定徐州。

    虽然郭嘉才是军师,而他则和荀彧差不多,荀彧为尚书令而他则为尚书,总督兖州事物,只是因为这一次形势特殊,所以才随军而来,不然的话他多半都是在后方与荀彧留守,正是因为好不容易随军出征,所以程昱才更希望自己能够表现出另一面。

    他需要仔细考虑考虑,与郭嘉告辞离开之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帐。

    起忙碌的某师‘门’,曹‘操’现在其实最为头疼,他想了许久,可始终没有更好的办法,虽然他也想希望一旦刘澜南方出现‘混’‘乱’,能够影响到徐州局势,可这毕竟太不现实了,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本来不现实,所以要成功夺取吕县消灭刘澜,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

    而且以刘澜的机智和才能,他不会只一味防守,必然是在等着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他反败为胜的机会,他相信刘澜绝不会让自己失望,因为他从来没让自己失望过,所以越是到这样看起来局势要稳定的时候,越发要谨慎。

    其次则是现在这个战线,如果刘澜一退,只有下邳和广陵,而他们一旦深入,粮草成了关键,重之重,想想袁军的粮食要从冀州运过来,而偏生他们也是要靠冀州借粮,一旦粮食甚至是粮道出现问题,那么刘澜扭转战局也不是梦。

    到那个时候时局一旦改变,他们这一败会是一败涂地,袁绍可能还能借黄河挡一挡,可他呢,估计刘澜第一个会把他消灭。

    今天不仅郭嘉没有出帐,曹‘操’也一样,坐在内帐之,好像一座佛像,矮几之则是一一炉袅袅清烟飘扬而,檀香,提神醒脑,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让自己更‘精’神清晰,只有这样才能敏锐找到机会。

    铜盆炭火正旺,而曹‘操’的的思路也在一点点打开,徐州的局势会朝着哪里走,现在来看,多半所有人都会选他们取得最终的胜利,但稍微懂得一些军事的人,反而明白,其实对刘澜更为有利。

    一直以来,刘澜都是在用这以退为进的策略,所以他的部队并没有真的损失,如果让他再撤到广陵,不管丑高览会如何选择,反正他是不敢追过去的,最少在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兵力之前,他是不敢轻易冒险的,但是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时他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安抚徐州百姓身。

    从长远的利益来说,既然无法消灭一旦退到广陵,在那盘踞的刘澜,一定要稳定住现有的徐州各郡,只有这样,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内才能对对广陵发起猛攻,而这样的作战方针,其实刘澜也使用过,是对付笮融。

    刘澜先稳住了徐州各郡,之后才对付笮融,而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想法是可行的,并且十分成功,所以算直接复制,哪怕没有攻下广陵,但效果也一定不错。

    这是他要面对的困难环境,也可以是这是地理与人和,但关键还是天时,这些天气温已经骤降,第一场暴风雪很快到,虽然今年寒冬要往年来的更晚一些,但也迟早都会出现,而一旦在他们攻打广陵的时候,可以相信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

    士兵在暴雪之蛇蛇发抖,虽然已经换了冬装,可这个时代的冬装,能够熬过冬季可不是因为冬衣,而是强壮的体魄。

    为此,曹‘操’将其视为天时,刘澜敢一直避战,无外乎正是瞧出了这些生理的要素,所以他这是想用徐州作为代价换取整个天下。

    刘澜狮子大开口,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利益,可不管他到底是不是蛇吃象,但最少能看得出来从这一仗开始到现在,刘澜是思路的非常清晰的,他每走一步,不仅是自己还包括他帐下所有的武将都知晓他到底想要什么,可是他呢,每一步都要仰人鼻息,完全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任何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