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徐州之战(276)-第2/3页
“还有这等事?”看来与高览一同并肩作战的夏侯惇对他的事情所知还真的有限,听到他的一些旧事不免有了些许兴趣,以他的性格,可能也愿意听听这位能对他脾性的高览的趣事,若是他人,可没多少兴趣。
他和高览之间的情谊,很难分说,是那种一件即投缘,他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与高览已经相识了好多年,好像前世认识一样。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本不相识的两个人,或者说以前只是见过面并无交集的两个人,突然之间在一起并肩战斗,却发现配合无间,好像是多年来一起战斗的战友,那种默契好像与生俱来。
你只知我,我知之你,一个眼神能理解对方的深意,知道该如何该如何去做,这种情况,算是曹营之,也很少会有与他如此配合无间的将领,不然的话曹操也不会只让夏侯惇一人指挥一路,统领山阳人马作战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必须要考虑清楚,接下来要该如何做了。”
“现在的情况,是一个僵局,刘澜留在吕县,和丑吧关羽拖在开城的道理是一个样的,如果无人能够率先打破这样的僵局,那么这样的对峙可能会一直拖下去,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久。”
~~~~~~~~~~~
这是一次毫无收获的旅程,田豫是带着万丈雄心前来幽州的,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做,好像报答公孙瓒的知遇之恩,好像他接公孙续安全抵达辽东前对他所说的那样,他会为公孙瓒报仇。
短短几个字,却让这个年轻人记在了心,因为这是一句承诺,千金一诺,他要做的是季布。
如今的田豫可能与历史有些不同,因为刘澜的出现,因为刘澜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田豫的家人一早被刘澜接来了徐州。
历史刘备没有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而这也是为何能够让田豫安心替其卖命的关键原因。
可是他此行,非但没能取得收复幽州的重任,反而还空手而回,这是他最不甘心的,尤其还是被人家给劝退,这算什么,被吓跑了吗?
他确实害怕,也必须要考虑一些后果,以在幽州这样冰天雪地里作战,以现在辽东军的配备确实没什么问题,可问题的关键确是攻城,要在这样的天气下攻城,绝无可能。
他为什么会撤,原因是在半个月前他想做最后的尝试,可是根本没机会,他的敌人居然以水浇城,蓟县只用了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变成了一座冰雪城堡,试问面对这样一座冰雪堡垒,谁在这个天气来了,又能有什么办法?
无可奈何之下,田豫只能选择撤退,不然真到了开春,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危机,这绝不是危言损听,当然鲜于辅说的也未必值得信任,但他却无法拿士兵们的性命去冒险。
一路打马疾奔,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辽东,而辽东的战略失败,也让刘澜当初所设计的两步走计划真正结束了。
鲁肃田豫两步走的计划一成一败,虽然幽州是刘澜最为看重的方面,但他也知道让袁绍退兵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他必须要做,这本来是另类版的围魏救赵,在计划之初,可能连刘澜自己也不知道哪一方会成功甚至都不会成功,那么这个计划更像是在赌博一样,可是他成功了,寿春成功了。
一方成功,那么他这个计划已经算成功了,虽然田豫哪头会遗憾,但起遗憾,田豫对于冬季作战或者说刘澜的部队进行了第一次冬季作战是这次奔袭蓟县最大的收获,让田豫知晓了在冬天作战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冬季作战,不管是刘澜还是徐晃,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可是有了田豫这一次的奔袭,他回来之后,会对这次作战进行一次总结,而这对于辽东将领们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好像此行返程的路,田豫在想着这份总结,遇到的各类情况,要如何处置,又该如何处置,哪里如果改变一下会变得更好。
他是心思细腻之人,算总结也会尽量不漏过任何一处细节,尤其是对于口粮的问题,因为是长途奔袭,肯定不会有火头军随军,所以只能携带干粮,而平日里所吃的大饼极为不便,最少要携带一些在寒冷的冬日里不会便冻硬的食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