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徐州之战(275)-第2/3页





    “卑职也想,但卑职自知无此才能,可卑职今日此来,便是要向主公推荐这样的人,想必仲德也一早向主公推荐了此人。”

    “程昱也推荐了此人?”曹‘操’自然瞬间想到了是谁,可他却没有料到荀彧和他推荐的居然是一个人,之前程昱把郭嘉说的神乎其神,曹‘操’在心给他打了一个的评价,如果连荀彧也力荐此人,那这人才能应该在,可是他这章,最多是个。

    但曹‘操’从来也不会也永远不会自以为是,如果只是一个人给予他高度评价,那么可能这人欺世盗名,被他给‘蒙’骗了,但如果是他最为看重的这两人一同举荐,那绝对不会,因为他不管多会伪装自己,不可能同时把身边的两大智囊全都给欺骗了。

    真相只有一个,可能是自己带着情绪在看待他的章,所以才会造成现在这个情况的出现,算没有,但只是凭借他的章对他下论断,难免有些偏颇了:“既然若如此说,那不知能否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让我和你说的这人见一面?”

    “我这与他联系。”

    之后的事情这样妙的发生了,郭嘉一番高谈阔论彻底折服了曹‘操’,而从那一条起,有一句话成为了曹‘操’对郭嘉经常说的口头禅。

    这世没有人能知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需要你能。

    这是曹‘操’对郭嘉的话,也是曹‘操’对郭嘉的期望,这句话并不是真的想要从郭嘉口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他却需要郭嘉来为自己谋划,勾勒出一个美好未来。

    当然还有一个情况,那是现在这个情况,他需要郭嘉来帮他预知未来,如何才能够战胜他们的敌人和对手刘澜。

    其实以现在的天气,这一仗最多也再坚持个把月,等大雪飘飘扬扬下起来的时候,是想战斗也不得不因为天气的原因暂且休兵,所以最初的想法,完全是从现实角度出发,但夏侯惇也没错,让刘澜熬过这个冬天,谁能知道他会不会死灰复燃?

    陈他病要他命,不在他命悬一线的时候一鼓作气将其消灭,这个冬天一过,可能这股劲缓过来的刘澜可能他们再也拿他没有办法了。

    任何情况都会发生,任何可能都会出现,他需要郭嘉来分析,当着夏侯惇的面来分析问题,他派人去传郭嘉,房间之,相对而坐的曹‘操’和夏侯惇却各怀心思。此刻的曹‘操’心想到了一件事情,他曾经他与荀彧之间的一段对话。

    在这个时候想到这件事,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涉及到郭嘉,那个时候郭嘉还在邺城,而荀彧则给他看了一张郭嘉对未来的分析和猜测,这是对袁绍的分析,曾经郭嘉给荀彧看过,而因为内容太过震撼所以让荀彧对内容至今难忘,甚至能够一字不差的写下来。

    而这样的内容,显而易见的出现了同样一个结果,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对此都嗤之以鼻,袁绍嗤之以鼻,完全是因为郭嘉这是老调重弹,这类的内容他听过太多了,而曹‘操’不屑一顾,则是因为内容看去将冀州内外之事分析的头头世道,但有些太书生意气了,完全是监理在自己的想象之做出的假设。

    对这样的章,曹‘操’只是扫了一眼便没有了下去,这样的场景,使得荀彧焦急起来,他反复劝说着曹‘操’,务必仔细看完,对这样的内容曹‘操’没有任何兴趣,可是在荀彧的再三要求之下,他也只能继续往下瞧,索然无味,和他看易经时的感觉一样,用一个词来形容那是枯燥,好在他和易经的区别在于现在看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些,不像易经那般晦涩难懂。

    “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只看到了三分之一,面的内容又让曹‘操’觉得可笑起来,不肯也不想再继续看下去了:“若你确定这是你看过可与前朝贾生《治安策》相媲美的本朝第一雄?”

    曹‘操’当时一脸的不屑,首先治安策属于奏论,他的意义之深远,已完全超越了当时,甚至影响后世,可以说是自三皇以来少有针砭时政并反映社会问题的第一,尤其是笔,如沐甘霖,似这等章,学富五车的曹‘操’更是将其直接与李斯的谏逐客书、董仲舒天人三册并成为章之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