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徐州之战(238)-第3/3页
“彭城对曹操和高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呢?”赵云眉头一皱道:“难道是因为彭城位置四通八达,北徐州南下梧县东入吕县西入萧县?他在这里可以完全掌控徐州,让我们不敢轻易北。”
“我们不北,难道他以为丑能胜了云长?”
“可他们也许不会这样认为,可也许会认为云长同样奈何不了丑呢?”
“咦?”这件事还真是提醒了刘澜,他之前一直信心十足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他不由得问自己,自信的来源是什么?凭什么认定关羽一定可以战胜丑,是因为知晓历史?关羽手刃了丑还是因为其他,或者说从头到尾都在受演义的影响,丑不过如此,关羽必胜无疑?
这是让刘澜盲目自信的根源,他知道双方是有差距的,可是很多时候差距归差距,难道有差距不打了,直接投降了?
兵力关羽和丑关羽是占优,可历史以少胜多的事情还少吗?难道当时他们双方不存在着差距吗?肯定存在,甚至可能存在着永远也弥补不了的差距,但是差距并不等于不去战斗,也并不等于无法赢下一场战斗。
差距不等于战斗最后属于优势最大的一方,不然大家还打什么?直接全投降了袁绍好了?有差距不可怕,想办法弥补差距,扬长避短才是关键。
双方现在的兵力,可能是刘澜永远都无法弥补的,光是一个袁绍,刘澜想要追他的兵力得发展个几十年,可别忘了,你在发展的同时人家也在发展,不是说你在发展的时候他什么事都不干,那么这个差距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追了,那么该怎么来赢得对袁绍的战斗呢?
道理很简单,扬长避短嘛,最初刘澜想着让出青州,这样能全力对付曹操,可人家也不傻,不会给你这个机会,虽然这些年他和袁绍交锋过很多次,可都是战场交锋,对袁绍的品性,还真未必了解多少,出现了误判也理所当然了。
但有一点,刘澜看得很明白,那是这些年与袁绍的交锋,他们之间的差距又有那一次不是天壤之别,如此大的差距,最后为什么都是他笑到了最后,因为什么?不是因为扬长避短这四个字吗。
扬长避短,扬长避短!
刘澜背着手走了片刻,从右北平到徐州,这一路他都是在与他强大几倍几十倍的敌人作战,每一次都是他笑到了最后,归根结底是他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而让敌人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那为什么到了这一仗却只想着正面与他拼杀呢?
如果这些年来他一直是证明与敌对决,可能早死在战场了,每一次绝地求生,不都是因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想到这里,刘澜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
没想到因为后钱的事情会让他在这个安静的晚,想到了对付曹操的办法。
这一想法让他彻底难眠,激动兴奋,是那种想到一条妙计迫切需要找人倾诉的感觉,可是环顾四周,哪里有人,他只能不断的来完善自己的想法,然后开始在心窃喜,等待着天明之后,把这一计划当众公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