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徐州之战(204)-第2/3页
不得不说,刘澜因为以曹‘操’的角度看待问题后,在这个时候对于曹‘操’的各种可能一说出来,还真是让徐庶佩服,或者说刘澜的心思慎密是真的震撼到他了,虽然刘澜一直以来都这样,可每一次都能让他有五体投地的感觉。
两人‘交’谈之际,突然一名内卫在‘门’外禀报:“启禀主公、军师,赵将军从沛县传来军报。”
“这么快?”刘澜第一反应是关羽曹‘操’的消息,但很快他否决了这个可能,因为最新的书才传出去不到一刻钟,别说是信鸽了,算是导弹估‘摸’着也才刚刚抵达,所以赵云的军报多半是之前几个时辰发送过来的。
从徐庶手接过军报,果不其然是说曹‘操’退兵的消息,其实要求他查探曹‘操’退兵的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刚才那封书信,更多的是催促,没想到其实赵云已经传来了消息,只是时间没赶巧。
消息之,标明了曹‘操’只退到了丰县,但会不会继续向西,暂时还没有看出来有启程的动静,所以赵云怀疑曹‘操’是假撤退,当然也不可能只是在丰县停留休整,所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赵云不敢贸然做出结论,但刘澜敢,这件事他必须要让龙骑军做好防备,让赵云小心处置,绝不能给曹‘操’可趁之机。
~~~~~~~
连着两封书信,第一封可以忽略不计,但第二封则让赵云紧跟着曹‘操’,最不济也得派出斥候盯着他,不能出任何的纰漏,只要曹‘操’有再犯沛县的举动,龙骑军能战则战,战不了则掩护沛县守军撤离。
这一次,刘澜不再允许陈登去守沛县了,守不住,到时候反而还有可能遭受到致命打击,有被全歼的可能,他不能在冒这个险了。
对于刘澜的命令,陈宫没有反应,而张辽和徐盛又都是另一番表现,张辽当然不希望他的并州部队都折损在沛县,而徐盛又不想沛县落入到曹‘操’手,可刘澜的命令完全没有妥协的余地,他们也无能为力。
只要曹‘操’再次返回,他们必须要撤退,当然二人还在盼望着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可陈宫则不会有这样的考虑,因为他太清楚这是个什么情况了,打从查明曹‘操’退到沛县的那一刻,他已经猜到了曹‘操’打算做什么。
知己知彼,这是最基本的要点,更何况他还那么了解曹‘操’。
~~~~~~~~~~
杜普杜义兄弟现在在徐州军也算得的有头有脸的风光人物,而现在二人更是一个率领近卫军跟着黄忠守琅琊,另一个则一直跟随在刘澜身边,起他的胞弟杜义,杜普无疑深受刘澜的信任,当然除了他的品‘性’之外,关键还是他出众的能力。
其实杜普已经能够派到部队当个部曲甚至是校尉了,以他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而且军功也获得无数,但他一直没有一个太好的机会,或者说刘澜其实是希望杜普能到太史慈的部队之的。
首先太史慈的部队都是他秣陵‘私’曲,由杜普过去较合适,而更关键的一点是,眼瞅着只要徐州之战结束之后,他的重心将要南移,因为袁术已经不会再对他构成太大的威胁,向南用兵将是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
而一旦向南用兵,关羽的摄山营不可能是主力部队了,首先那里没有太大规模的战斗发生,其次是因为吴郡会稽等环境因素的特殊,更需要太史慈这样的部队,以及张颌帐下纯以丹阳军组成的部众。
他们将会是刘澜南下的主力军,当然也不派出到时候让关张带几万人一同南下,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张颌军还是太史慈军安‘插’杜普过去却因为徐州之战的发生而一直没能成行。
如果不是徐州之战,在九江之战后,杜普已经到张颌甚至是太史慈帐下报到了,以杜普的能力,在二人帐下肯定能够得到重用,毕竟这可是他千挑万选的近卫副统领,想想这些年从近卫军到各军之的军官,那一个不是各个军队之的佼佼者。
不管是早期的闫志张飞还是期的张萍、宗寇,这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在跟随刘澜一段时间之后,从近卫军走向了各个部队之,虽然刘澜用他们真的很顺手,但只是卫护自己,好像是历史的赵云陈到那样,又能有多大的机会展现自己呢,刘澜可不希望埋没了这些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