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徐州之战(201)-第2/3页
刘澜微微笑道:“看来你对我的意图还真的是了解,我是想过只要曹操真撤退让关羽再度北,不过曹操能退,也还能回来,所以你担心的这个时期不必多虑,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当然了徐方他们的安全你也不必担心,那里我也已经布置好了,他们不会与冀州军死拼的,我想这一点你应该对徐方很了解吧?再加他身边还有着黄忠呢和我的近卫军呢,如果真有什么危险,我又怎么可能把他们留在琅琊呢。”
有些事情刘澜不愿说,他的耳目算能通天也不会探听到,好像他能对现在的局势了如指掌,却永远也不可能知晓刘澜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虽然琅琊的情况让他担忧,但刘澜这么一说,他反而放心了,也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刘澜武兼资,用兵这一点,没人他更有话语权,既然他都说没有问题了,那是真的没有问题。
略作一番交流,但陈登发现,自己看来是真的猜错了刘澜的来意了,他已经刘澜是真的有要事与他相商,可最后随着刘澜的离开他才知晓,刘澜是真的专程为了来瞧他,如果不是他主动说起徐州之战的事情,刘澜根本不会提及。
主公示好,他是真不知道该感动还是激动了,在这样的复杂心思之下,陈登送走了刘澜,坐了马车,挑着车帘看着街道陷入了沉思之。
等他再次清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到了徐州都督府了,心嘀咕一声这么到这里了,然后对许褚说道:“让车夫挑头,我们去北营。”
所谓的北营,乃是在都督府北面靠近城门处的一处军营,这里是徐州军队的屯营所,刘澜一行进入到军营之,进入军大营之后敲响了升帐鼓。
此刻的徐州城,根本没有什么将领,唯一够资格来帐的也是张承和陈应二人,这二人今次并没有随赵云出征,而是留下来守城,不过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有了这样一次特殊的经历。
张承这年轻人刘澜以及见过,张昭长子,以才学闻名州郡,结果却当了武官,别看他今年只有二十岁,却已经是统领五千人马的校尉了。刘澜最初见他的时候,他和天下所有的年轻学子一样,甚至此刻一身战甲也是一样,书卷气很浓。
可这样一位完全可以用亭亭玉立来形容的美少年,却在战报之是另外一幅模样,在战报之的张承,刘澜更愿意把他看做是张飞这样的莽夫,嗜杀甚至有些残忍,如果不是刘澜一早见过他,刘澜根本不可能把此刻这个有些沉默寡言的美少年与战报之的张承联系到一起。
而陈应的情况则没什么特别的,他乃陈登之弟,和张承一样也是今年及冠,虽然没张承参军早,但这官职升迁却快,当然也许这是遗传吧,陈家子弟自然要张昭这个家族的子孙辈更适合领兵,毕竟出谋划策领兵作战这方面还是真的有一套。
也难怪赵云临战都会找陈应来商量,当然现在刘澜给赵云安排了一名参谋将军,但刘澜清除,假以时日,当陈宫离开之后,陈应绝对会是陈宫继任者的最合适人选,除非赵云离开了徐州,他随赵云一起离开。
这二人各有特点,当然俩小子也都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子,敢打敢冲是好事,但有些时候,太顺了也不见得会是什么太好的事情。
虽然刘澜这话说的有些违心,但其实刘澜也并非一路都顺风顺水,早些年的经历也挺坎坷的,虽然大的败仗没吃过几回,但教训却不少,吃一堑长一智,才有了今日的特,甚至连关羽、张飞也都是如此,算是赵云,常胜将军,可别忘了早年间他的经历,那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这两人,可以说完全是在父辈的阴萌庇护之下成长起来,还需要磨练,虽然这一次赵云没有带他们出征,可这何尝不是一次锻炼,当他们变成了守护徐州城的主将后,每日里别提多么提心吊胆了,如果只是他哥俩,怎么都好办,可别忘了刘澜在城,城内如果发生些什么意外的情况,或者说有敌对势力的刺客探子袭扰,那都是他们的巡查不利,这还不说如果再有吕布这样的直奔徐州偷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